星雲大師在第二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闡述「人間佛教四大宗要」——家國為尊、生活合理、人間因緣、心意和樂。
其實這不只是人間佛教四大宗要,在沸沸揚揚,走向偏頗的現在社會,「四大宗要」有如醍醐灌頂,喚醒你爭我奪的現代人。
大師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人民的幸福安樂需以家庭、國家為倚靠,「體之不存,毛將焉附」,每個人不但愛家也要愛國,應以「家國為尊」要對家國負責。但現代人卻以自身利益為先,把國家社會利益擺兩邊,國不富,家不強,人民如何幸福安樂。
大師強調生活不能浪費,食、衣、住、行要節制,政治、經濟、感情、群我的關係也應合乎四維、八德、五常、五戒等信條,要懂得自我約束。
另要如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四大菩薩,以「悲、智、願、行」自許、回饋社會。話題也許八股,道理恆古常新,生活不節制,貪得無厭,不知自我約束,後果不言可諭。
大師說,佛教將「地、水、火、風」稱為四大,萬事萬物都需仰賴四大和合才能存在,世上沒有一樣東西離得開因緣。「緣聚則成,緣散則滅」,若能廣結善緣就可得道多助,反之則困難重重。
但現代人講究現實,一切看眼前,不珍惜因緣果報,不修今生,不修來生,只重眼前的利害。善因善緣要把握營造,不會憑空而來,多接近善因善緣善知識才是正道。
星雲大師提醒,人生於世不是為了鬥爭、煩惱、恐懼、壓迫而來。體會無常,力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理念、實踐給人信心、希望、歡喜、方便的四給信條,利己利他、保持心意和樂,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放眼當今社會,為黨派,為私利,為立場,為意識形態,爭得不可開交,爭爭奪奪,煩惱、恐懼、壓迫接續而來,痛苦無名,恐懼有理,自作自受,害人害己。
大家應記取大師的開示,以此為戒,國家社會才能安定,人人才能幸福美滿。
煮饑(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