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工藝卷】 美術工藝.瓷器

文與圖/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2014.12.08
2007觀看次
字級
八棱秘色瓷淨水瓶/唐代/高21.5公分/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寺塔地宮出土/陝西扶風法門寺博物館藏 圖/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青瓷嵌花多角淨瓶/高麗時期/高36.7公分/韓國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藏 圖/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工藝,是人類文明的象徵。當人們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轉而追求精神層面的提升。人們透過雙手,展現巧思,自然地傳達出每個時代的文化背景和精神意涵。

從庶民到皇室,由純樸的手工藝品到巧奪天工的宮廷精品;無論是手中掌玩,或是朝貢品,它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曾是政治權力表徵的一環。佛教工藝文物則多了一分神聖的宗教性、信仰性和佛教美學之旨趣。

美術工藝

日本著名藝術史家柳宗悅(一八八九~一九六一)的工藝美術論中提出,具有藝術性的民藝品,不但與其民族有密切的關係,也必然是庶民日常用的器具;比如淵源於朝鮮之民藝品登陸至日本後,隨著日本民族性演變成具有藝術性和民族性的日本民藝品。

工藝品的英文名為「ARTEFACTS」或「ARTIFACTS」。工藝品包括手工藝品,即以手工將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而成種類繁多的產品,有漆器、陶器、瓷器、木雕、樺樹皮、麥秸、石灣公仔及民間工藝品,充分體現人類的創造性和藝術性的無價之寶。佛教工藝品則多了一分宗教性濃厚、符合道德和佛教美學的內涵。今天先介紹瓷器:

瓷器

普遍而常見的瓷器供物有各類器皿,以及供桌上的瓷質佛像。魏晉南北朝(二二○~五八九)時,越窯青瓷供奉器皿最是普遍,這種青瓷形式的共同特徵是以蓮瓣紋飾或外觀以蓮花為器形。一九八七年在陝西寶雞市扶風法門寺塔地宮出土一批唐代精緻文物,轟動佛教界和學界,並成為研究的珍貴史料。

這些文物包括十六件瓷器,即白瓷二件、青瓷十二件,以及黃釉銀棱金銀平脫瓷器二件。引用當時參與發掘人韓金科等中國學者的紀錄:「出土時,十一件青瓷器皿和二件黃釉銀棱金銀平脫瓷器計十三件,分別用紙包裹,套疊後再用絲綢包袱整體包裹,並一同裝在內外雙層的兩重漆木盒中,並肩放在地宮中室內。」

當時,伴隨瓷器一同出土物尚有石室中發現的「石碑」,依石碑記載得知,該批恩賜物係唐懿宗(八五九~八七三在位)所賜,另有「新恩賜」物則是唐僖宗(八七三~八八八在位)所賜。僖宗所賜物品中明確記載:「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瓷秘色盤子、碟子共六枚。」由此得知這十三件為唐僖宗時的「秘色瓷」。

除了十三件秘色瓷外,在法門寺地宮內發現另一件「青瓷八棱淨水瓶」,和十三件秘色瓷的胎、釉等特徵大致相似,玻璃化程度則是比十三件更好。

以上得知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精緻文物均為供佛品。之外,更能解決長久以來陶瓷史存在的「何謂秘色瓷」疑問,並提供了研究古陶瓷的標準器。

宋代時燒窯技術快速進展,五大名窯陸續出現,如汝窯、定窯、官窯、鈞窯、哥窯、以及華北地區諸多窯址所燒的器皿和佛像、景德鎮青白瓷佛像、德化窯白瓷佛像等,不但燒窯技術達到頂尖,且具有高度藝術性,後人稱宋瓷為藝術和科技的結晶。

宋代瓷器工匠的成就對後世暨東北亞的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諸多國家影響深遠。

宋瓷的燒窯科技和藝術性注入高麗青瓷。高麗青瓷接受新的養分後生根、開花,至十二世紀,工匠漸能燒出「天下第一」之稱的高麗秘色青瓷,致使高麗青瓷文化內涵有著宋朝政治、經貿、藝術文化的交流成果,並促使宋瓷文化在高麗境內得以延續。

高麗王室和寺院舉行禮佛儀式時所使用的珍貴高麗青瓷器皿,可以說是以佛教為國教的高麗國佛教文化的璀璨花朵。

八棱秘色瓷淨水瓶

一九八七年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寺塔地宮出土。秘色瓷淨水瓶為唐懿宗、僖宗於唐咸通十四年(873)迎奉佛指舍利瘞藏供養物之一。出土的碗、盤及瓶等十四件秘色瓷,為舉世僅存的珍貴文物,亦為研究中國陶瓷史的重要史料。

小直口,圓唇,細長頸,聳肩,八棱瓶身,淺圓足。頸肩之間為三條凸棱,呈階梯狀。淡灰色胎,質地緻密,通體施青釉,釉薄而均勻,表面光滑潔淨,色澤鮮亮。內壁開冰裂紋。造型長短及盤曲得宜,線條優美,為唐代(618~907)秘色瓷的代表作。

青瓷嵌花多角淨瓶

韓國高麗時期(918~1392)佛教供具。淨瓶長頸多角,瓶身飽滿,平底,釉面有冰裂紋。瓶身多處以黑、白二色鑲嵌牡丹及菊花紋飾,排列規整,相互間呈對角線,產生律動感。

近口沿處設一圓形繫。瓶底五處有泥點燒痕。頸部雖比瓶身長,但整體不失均衡並富有曲線之美。

韓國於高麗時期以佛教為國教,因而大量生產與佛教相關的精緻青瓷作品。除此之外,該時期製作的銅質佛像、佛畫及精緻手工藝品等,皆達到佛教藝術的全盛,在世界藝術史上受到高度評價。

《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由星雲大師總監修,佛光山宗委會策畫,分類彙編各門類藝術及藝術家,

按建築、石窟、雕塑、繪畫、書法、篆刻、工藝和佛教美術人物,總成八大類計二十卷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