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張朝陽 專心做視頻 競爭用戶的時間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4.11.30
1697觀看次
字級
張朝陽出席IDG校園創業大賽啟動發表會,並在第一站清華大學對著年輕後輩講述自己的經驗。圖/中新社
重出江湖後的張朝陽獲頒「2013網絡視聽年度人物」獎。圖/中新社
在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左)與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回憶互聯網過去二十年走過的創業路。圖/中新社
在「中外互聯網領袖高峰對話」論壇上,張朝陽(右二)因光腳穿鞋被調侃。圖/中新社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中國大陸第一代互聯網創始者張朝陽,日前出現在剛完成收購的廣州56總部辦公室,對著56網員工表示,自己目前有一半時間都在想著視頻的事,56網將與搜狐一起在PGC上努力,打造最大的PGC平台。所謂「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是互聯網術語,意指專業生產內容(視頻)網站和專家生產內容(微博)。

新浪科技報導,張朝陽將親自帶領員工重新出發,未來要靠「四條腿」走路,亦即發展的重點包括四方面:搜狐門戶、新聞客戶端和手機搜狐網等在內的媒體平台,以及視頻、搜尋和遊戲。

要甚麼給甚麼

最後愈走愈窄

這位曾經在互聯網江湖上闖蕩出響亮名聲,卻又「閉關自省」兩年的企業家重新出發後仍然是好漢一條。他對陸媒記者說,比起那些進行大規模購併、依賴背後大集團、大規模投資的視頻同業,搜狐視頻的成本低得很多,而且對技術品深耕細作,採購內容精準,加上創意行銷,過去一年多的增長高於同行,流量增長三倍以上,收入按季同比增長最高達百分之八十。

日前搜狐視頻公布二○一五年度戰略,張朝陽在會後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搜狐視頻廣告年度增長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不排除和小米等硬體及平台商合作。

搜狐視頻預估,二○一五年在頻道播出的新劇將達二百多部,還將開闢自己的訂制周播劇場。此外由於投資Keast,搜狐將獨家擁有包括金秀賢、李敏鎬、玄彬等人的新劇,並推出訂制韓劇。至於收費模式方面,張朝陽表示二○一五年會再進一步思考探索,預計二○一六年就能進入規模性發展。

能有這番樂觀預估,著實不易,因為今年初搜狐在一場新聞客戶端夥伴年會上大方承認,儘管搜狐新聞客戶端安裝啟動量已達到一點八五億,成為業內第一,但二○一三年的客戶端增長卻沒達標,用戶的注意力全被成立一年多的「今日頭條」App給搶走了。

這款「今日頭條」App能夠自動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的、用戶感興趣的訊息,自二○一二年八月上線後,到二○一四年累積用戶已有九千萬以上,是大陸目前增長最快的資訊類App,內容除了新聞動態,還有圖片和各種短文。

張朝陽說,他深刻了解,企業端如果只是根據用戶的點擊行為進行內容推薦,就會走入一個錐體,「他對什麼感興趣,你給他推什麼東西,他繼續對這些內容感興趣,你繼續給他推這個東西,最後愈走愈窄。」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作為老牌互聯網企業給人們提供新聞資訊的能力來講,搜狐要通過創新,作為互聯網新聞的領軍門戶重新發明自己,從這個角度來看,搜狐沒有落後。」

但他坦言,搜狐現在是跟所有手機的硬用軟體App競爭,「甚至跟微信也在競爭,朋友圈也在分享資訊內容,大家都是在競爭,競爭用戶的時間。不同的地方,我們注重頭尾兼顧,頭是頭部的閱讀,尾是長尾閱讀,屬於搜狐作為多年新聞積累的功底能夠提供給用戶的價值。」

擔負社會責任

保護客戶隱私

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他與幾位企業創始人一起參加「中外互聯網領袖高峰對話」,有阿里巴巴的馬雲、百度的李彥宏、小米手機的雷軍、京東電商的劉強東,當討論到隱私議題,張朝陽並不同意其他人對於隱私的擔憂,他誠實地指出,大公司應肩負社會責任,隱私權其實是掌握在這些CEO身上。

他說,當掌握用戶的資訊愈來愈多,大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愈來愈重。因為現在只要知道電話號碼搜索一下,就完全知道使用者是誰、在做甚麼、經常的行為是什麼。「我可以完全知道你在什麼位置,你在同一個wifi的環境下用電腦和App手機,我就知道你是同一個人。」

他認為,消費者彼此之間可能很難知道,但是,大互聯網公司的從業者想知道,絕對可以知道,包括微信。

「比如說微信上你的任何行為,馬化騰想知道馬上就可以知道了。這就告訴我們,這些大公司掌握了數千萬上億用戶公司的CEO,他是有責任的。」就像發簡訊、打電話,消費者信任電信公司,認為資料不會被隨便使用。

因此,這些掌握上億用戶的CEO有社會責任,在公司內部要非常嚴格的做好管控,從公司的各級員工到直接開發者,都不能把數據隨便外洩,或者做其他使用,為客戶的隱私做好把關工作。

愛秀總裁 樹立個人品牌

相較於其他產業的企業家,大陸的互聯網公司老闆長期給予陸媒的印象是「喜歡在聚光燈下盡情展現自己」,知名度與明星不相上下。

張朝陽是大陸第一代互聯網的創業者,他的作風自由外放,被外界比喻為善於「娛樂秀」的演員。

日前大陸舉行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邀請近一百個國家的政要、國際組織代表、知名企業高級主管、網路精英、專家學者等一千多人參與,代表大陸互聯網發言的,除了張朝陽外,互聯網的大咖幾乎全部到齊。在這場合,人人西裝筆挺,只見張朝陽的上半身是紳士打扮,腳上卻沒穿上襪子,只穿皮鞋,被調侃後,他還翹起腳來,一派輕鬆自在,成了嚴肅論壇裡的新聞小花邊。

愛秀只為了吸眼球

根據《中國科學報》報導,張朝陽之所以愛秀,除了個性使然,最大的原因是他很早就明白了一件事,想從互聯網產業中賺錢,必須依賴「眼球經濟」,這等於是一種免費的行銷。

像是他剛創業時,公司毫無知名度,他趁著老師尼葛洛龐蒂到大陸宣傳新書《數位革命》(Being Digital)機會,在新書發表會上自告奮勇,上台為老師擔任現場口譯,也向媒體宣傳他剛剛創立的愛特信公司拿到了尼葛洛龐蒂的投資。第二天,媒體馬上出現了大量張朝陽與尼葛洛龐蒂的故事。

報導中說,「由於最初的融資策略較為保守,搜狐能用在廣告宣傳上的錢其實並沒有多少。張朝陽選擇了最便宜、卻也是最有效的行銷術:樹立個人品牌。『張朝陽即搜狐,搜狐即張朝陽』,他是為自己代言的先驅。」

至於張朝陽自己如何看待外界所說的「愛秀」?他說:「我們做的本來就是得風氣之先的事業,不主動地去影響大眾,怎麼可以獲得成功?」還曾對外說起自己的兩個夢想:一是一個人或一幫朋友出去玩,結束時坐飛機到海邊游泳曬太陽;二是讓搜狐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珠峰,因為那是他盡情作秀的舞台。

消失兩年閉關自省

第一代創業者常因未成熟的市場而辛苦奮鬥,近年來大陸上網人口急遽增加,陸媒說,就在人們以為微博市場將迎來另一場激烈競爭時,張朝陽卻花了兩年時間「閉關自省」。每當有記者問背後原因,他都會從人類為何會遭遇精神危機說起,一直到去年春天,他才又重出江湖,積極讓搜狐重返互聯網的舞台中心。

陸媒分析,年過五十的他,復出後性格變得比較務實而保守,但仍然愛秀,這點從他在搜狐投資拍攝的電視劇《匆匆那年》片場客串老師一角,可以了解他仍是那位總是吸人眼球的總裁。


小檔案

張朝陽,1964年10月31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父母都是醫生的張朝陽,在父母提供的環境下自由成長,他於198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以全國第39名成績,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1993年完成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張朝陽選擇繼續留校做博士後研究。

1996年他在美國知名的電腦科學家、主持MIT媒體實驗室的尼葛洛龐帝教授和史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支持下,回國創建愛特信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1998年該公司推出品牌網站「搜狐」,並將公司更名為搜狐公司,2000年在美國成功掛牌上市。2002年搜狐擺脫互聯網公司無法營利的惡夢,隔年,他名列中國科技人物財富排行榜亞軍。

曾經沉潛兩年的張朝陽重出江湖後榮獲「2013網絡視聽年度人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