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新竹縣原住民為主的尖石鄉轉學到關西外婆家讀書,班上不明就裡的同學就叫我番仔,還笑我背景差,成績糟。
有一次我很生氣,就把同學推倒,害他受傷。站在導師余老師面前,我心想一定會被修理得很慘。
余老師並沒有像當年部分導師一樣,會氣沖沖一個巴掌打過來。她溫柔對我說:「老師是教人的,不是罵人的。老師了解你心裡的不平與委屈後,會用愛讓你勇敢站起來。」
余老師善心美意的教導,讓我開始喜歡上學,找到了興趣,發揮了潛力,不覺得自己是被放棄的孩子。
這也使我悄悄地立下志願,以後要像余老師當個好老師,教好學生讀書和做人。
那時師專很難考得上,我先給自己心理建設:「成功決非偶然,事在人為,全力以赴。」
為了督促自己堅持不鬆懈,我訂定讀書計畫表,每日完成各科進度才肯入睡,如果讀累了就聽聽音樂,放鬆一下,或是運動一下伸展身體。
對於課本講義、參考書、考古題上的疑難與困惑,我花時間向師長與同學請教,深入了解,並且作筆記,用自己明白的話,寫下重點。
每回考試,我針對自己不孰悉的概念與容易錯的章節,反覆地複習,了解問題所在,累積考試實力。
考前請教師長傳授考試的私房小撇步與寶貴的經驗分享。我也要求自己以平常心面對,減少心裡的壓力與負擔,考試時看清考題,切忌浮躁,字體務必工整,寫完仔細檢查。
師專放榜後,我僥倖看到自己榜上有名,三年時間的努力終於獲得成果,真正印證「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楊樹槿(桃園縣/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