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新搬來的賴太太,看到我們家還有一小方土地,便送來一小株山櫻花苗,說要給我種。
看著這細細的樹苗,心底升起了個大大的問號,這麼弱小,種得起來嗎?可是人家一番心意,我不好拒絕,只好連聲道謝。
一年半後,這山櫻長成有如體力充沛的少年。第三年,更如成熟穩健的壯漢,可就是不開花。
老伴嘮叨了幾次,欲將它除掉,但我反對,心裡則不免納悶:左邊的八重櫻,才種了兩年,小小個兒,枝葉稀疏,就開始展現風采了,這山櫻已有一樓高了,卻靜悄悄的不動聲色,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第四年,老伴又提及剷除的事,我意志堅定的反對,並決定要來個追根究柢、查明真相,立志要讓它開花。
於是我開始在樹的四周鬆土,原來土層裡藏著超大石板、磚塊、石頭、粗礫雜陳滿布,想必是這些頑石阻礙了樹根的吸收和伸展吧!
我耐心將石頭一一鏟起搬離,然後施肥澆水。第二年山櫻果然回報我三分之一的紅櫻,也讓我充滿了信心。
花期結束後,我繼續灌溉愛心。翌年,枝繁葉茂、樹高三層樓,春天花盛,不負我的期待。再一年,終於滿樹繽紛,到達高峰。
這一兩年來,它成了社區裡最醒目的樹花,像最佳女主角般,紅的發紫呢!
陳金鳳(台中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