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天指出,國內每年博士過剩,若不加重視和管控,十年後會比流浪教師還多。
教育部師資藝教司長張明文日前表示,目前師培供需是十年來最穩定狀態,正是教師進場的好時機,鼓勵年輕人當老師。
國科會也說缺人才,並指出未來十年博士會不夠用,對照教育部長的說法,豈不顯得矛盾。
台灣大專院校每年培養出五千名博士,但至少有三千名博士找不到學術工作。
加上教育部打算兩年內讓大學退場剩一百家,估計有很多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失業,這些都擺不平了,還鼓勵教師進場,到底何者為真?
博士班供過於求,主要是報考太過容易,除了知名的大學,有些學校報考博士班的甚至不足額,只能全部錄取,濫竽充數的結果,程度之差可見一斑。
即使取得博士學位,面對企業嚴格的篩選和社會的競爭,根本沒有能力勝任。
教育部對各大學博士生招生的員額應設限,不應無限制的擴充,才能避免重蹈流浪教師的覆轍。
何江論(彰化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