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退休軍公教人員年終慰問金,再度成為選戰操作議題,讓退休公務員再度成為輿論箭靶,當事人心裡肯定不好受,也想問到底哪個團體能代表退休公務員對外發聲?
已有退休軍公教人員選擇不投票,是為了維持尊嚴,不願成為候選人操弄的棋子,而並不是為了要脅政府恢復二萬五千元的年終慰問金。
過去外界總把軍公教人員視為挺藍族群,也因此軍公教人員經常成為部分人士在選舉時,刻意攻擊毀謗的對象。
多數軍公教屬小康家庭,平日生活簡樸,跟一般人生活無異,許多人投入公職,所求的不是高薪俸,而是生活穩定,且退休後有國家發給退休俸照顧。
因此即便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許多人選擇到股市、私人企業上班或自己創業,收入遠較公務員優渥。
然而大部分公務員還是嚴守本份,沒有懈怠或轉業,幫助台灣經濟維持穩定成長,也改善台灣人的生計,他們也從不敢居功。
退休公務員有不投票或投廢票的權利,至於發不發年終慰問金決定權在政府,非退休公務員所能強求,只是攻擊手法可以不必那麼粗糙,讓退休公務員沒有尊嚴的感覺,畢竟我們是同胞,不是敵人。
這些年來政黨鬥爭加劇,確實已經影響到政府正常運作,加上掌舵者的沒有方向感,讓國內經濟開始走下波,國債迅速升高,人民生活愈來愈難過。
每逢選舉到來,各政黨的候選人一方面大開社會福利支票討好選民,拚命向選民加碼福利,完全不考量國家財政負擔。
台灣人厚道、善良,不應該因經濟一時受挫,就相互對立,讓社會充滿怨懟,抵消向上的力量。國人應該努力追求的是全民生活品質的提升,而非變成均貧的社會。
在經濟狀況不佳的當下,與其製造對立,相互指控,不如相互扶持攜手共度難關,一起來建構一個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終的大同社會,因為你我都是一家人!
江靜文(台中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