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 未來幸福魔法 杜晴惠 |2014.11.23 語音朗讀 17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作家麥可.波倫 圖/大家出版提供 童話故事裡的「魔法」具有強大的力量,台灣食品業這一陣子卻像失了魔法、瞬間變老又變醜的巫婆,姑且不論美與醜、老與少的刻板印象,過往強調光鮮幸福的食品,現在卻成了影響人體健康的毒品。繪圖/廖蕙蘭 《烹︰人類如何透過烹飪轉化自然,自然又如何藉由烹飪轉化人類》 Cooked: A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formation 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 譯者:韓良憶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圖/大家出版提供 童話故事裡的「魔法」具有強大的力量,台灣食品業這一陣子卻像失了魔法、瞬間變老又變醜的巫婆,姑且不論美與醜、老與少的刻板印象,過往強調光鮮幸福的食品,現在卻成了影響人體健康的毒品。繪圖/廖蕙蘭 童話故事裡的「魔法」具有強大的力量,台灣食品業這一陣子卻像失了魔法、瞬間變老又變醜的巫婆,姑且不論美與醜、老與少的刻板印象,過往強調光鮮幸福的食品,現在卻成了影響人體健康的毒品。繪圖/廖蕙蘭 文/杜晴惠 童話故事裡的「魔法」具有強大的力量,台灣食品業這一陣子卻像失了魔法、瞬間變老又變醜的巫婆,姑且不論美與醜、老與少的刻板印象,過往強調光鮮幸福的食品,現在卻成了影響人體健康的毒品。許多人都說:「真不知還能吃甚麼?」 比起在食品前徬徨不已的人們,美國知名飲食作家麥可.波倫則從自己平日喜歡看烹飪節目的習慣中反省,他說:「在美國人遺棄廚房,將烹煮三餐之責大部分交給食品業那歷史性的一刻起,我們開始花很多時間思考吃什麼,並且看著別人在電視上煮菜,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平日愈難得作菜,就愈為食物與別人的廚藝而入迷。」 為了尋求解答,他走入全球各式各樣的廚房,向餐廳大廚、麵包師、乳酪師、釀酒人等專業人士學習烹飪。過程中,發現美國家庭下廚的人愈來愈少,大家愈來愈常購買現成食物。若以六○年代中期母親為他煮食的年代起算,如今一個家庭平均花在烹飪的時間,僅僅是過去的一半,一天只有短短的二十七分鐘,世界其他國家也面臨同樣狀況。 弔詭的是,現代人卻更常和別人談起烹飪、看別人烹飪、閱讀有關烹飪的書,還喜歡光顧能看見廚房的餐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職業大廚之名家喻戶曉,有些名氣之大,不亞於運動或電影明星。許多人視為苦工的這件事,不知怎的昇華為甚受喜愛的賽事,吸引大量觀眾。」他說。 自炊自煮不依賴 麥可.波倫將這些發現全寫在他的最新著作《烹︰人類如何透過烹飪轉化自然,自然又如何藉由烹飪轉化人類》中,並邀請讀者改變生活中「生產」和「消費」的比例,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改變也好。他說:「經常練習這些簡單的技術,生產若干生活必需品,讓我們更能夠自力更生,更加自由,同時減少對遠方企業的依賴。每當我們無法自行供給日常需求、滿足想望時,不單是我們的錢財,還有我們的力量,都流到企業那一端去。一旦我們決定為餵飽自己負起一些責任,力量又會流回到我們和我們的社會這裡。這正是重建地方食物經濟運動最早學到的一課,這項方興未艾的社會運動最終能否成功,全看我們是否願意在餵飽自己這件事上,多花點腦筋,多盡點力。不是每天每頓飯都必須自炊自煮,但是應該更常烹飪,只要有時間,就盡量下廚。」 食物之神揭黑幕 這位作者曾以《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一書榮獲詹姆士.比爾德基金會二○○七年飲食寫作類獎,奠定他在美國飲食界權威地位。二○一○年《時代》雜誌將他列入全球百大影響人物,二○一三年評選他為「食物之神」,以表彰他對飲食文化的卓越貢獻。 在《雜食者的兩難》書中,麥可.波倫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揭開食品工業的黑幕。 面對這樣一位重量級作家,出版這本作品中文版的「大家出版」總編輯賴淑玲,慎重地邀約國內知名飲食旅遊作家韓良憶來翻譯《烹》這本書。 前一篇文章 書市隨筆 家庭快樂食光 下一篇文章 幸福之道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 作者其他文章【寫書人】 蔡詩芸 用漫畫記錄校園點滴【寫書人】 鄧惠文 緊握人生選擇權《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閱讀作家】張曼娟 自在做個溫柔氣派的大人《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 自己》【寫書人】 阮光民 書寫柑仔店的記憶 《用九柑仔店》院線片《北極上學趣》這樣的教育我們不要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方洪波 常保清明 未來趨勢看得更透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