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點上的蠟燭,伴著天使的禱告與童真的歌唱,小 子總算可以安靜入眠。圖/皮爾斯夫人
睡前帶著孩子跟天使禱告,讓孩子知道他會ㄧ直被天使們深深保護著。圖/皮爾斯夫人
每個小孩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種音調,一種色彩,一首獨特的曲子,但這首曲子需要不斷地被父母細細欣賞品味。
成為媽媽以後,我跟許多媽媽一樣,有時會忘了欣賞自己的孩子。當孩子來到四歲叛逆期,時而純真時而張狂時而悠揚時而脆弱;這時期我時常碰見那個相當軟弱的自己,不知該如何應對孩子多變的情緒,我總是必須跟著他變變變,需要擁有上百種魔法與智慧去進入他的世界。
前兩個月,我想到一個點子,因為他喜歡搞笑,於是我試著不跟他講故事,而用話劇的方式表演雨水姑娘跟太陽爺爺的故事,為了讓故事跟生活有關連,還在話劇裡頭放進我們在不同地方旅行的生活故事。
兒子果然喜歡,後來我又找出一組牌卡,從裡頭找出兩張跟雨水姑娘跟太陽爺爺相像的圖卡,放在他床頭櫃小佛堂上,跟他說這兩個自然界的天使都會保護他平安入睡。
成功地以戲劇表演方式跟他講故事後,兩個星期前的某一個夜裡,突然又靈光乍現,想到如果要兒子睡前心魂安靜下來,可以為他點上一根蠟燭。我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小粉紅燭杯,當我將蠟燭點上,拿進他睡房時,兒子眼睛一亮,訝異中帶著喜悅;很奇妙的是,那一刻當他看著燭火,圓滾滾的雙眼突然變得溫柔安靜。我看著他小聲地跟他說著天使的故事;我說:小天使們喜歡有燭光及安靜的地方,所以從現在開始講話祈禱與唱歌都要很小聲,天使聽到及看到我們點的蠟燭就會飛來找我們。於是我帶著他一塊做睡前禱告,一起唱觀音心咒,他也很可愛地將每一隻絨毛玩具小孩(泰迪熊與小猴子)放在他身體的周圍,跟我說:「媽媽,他們也要跟我們一起唱歌喔!」
這樣一個睡前為他點上一小盞蠟燭,小小聲禱告與唱歌的儀式,竟成功地讓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安靜下來,身心處在更安穩的狀態下入睡,之後,就較少聽他說今天又做惡夢了。
孩子的身心總是比大人們更純淨,經過一整天幼稚園的團體生活,免不了要與許多人互動連結。所以,如果有時小小孩亂發脾氣、無理取鬧時,身為父母的我們可先別責怪孩子不懂事,反而需要去了解孩子今天在幼稚園裡發生了什麼事?
對上班的父母來說,上了一整天的班,回到家一定是精神體力盡失,很難保有如一大早起床時的活力充沛,這對孩子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整天的幼稚園生活也如同上班一般,需要跟不同人做社交連結,所以晚上的家庭生活,如果能盡量不讓孩子看電視,選擇全家共同歡聚時光,讓孩子養成固定早睡習慣,或是為孩子進行睡前小儀式,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釋放白天的壓力與緊張。
早睡習慣的養成,需要從小就培養,我讓兒子晚上七點到七點半就開始準備上床睡覺,這個習慣的養成,一方面是考慮到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大腦與身心,需要充足的睡眠來成長;另一方面為他們設下家庭生活節奏,也可以讓孩子身心感受到安全感與穩定性。現在,兒子已經愛上了睡前儀式及一盞燭燈;有時,我累到忘記時,他還會提醒我:媽媽妳要幫我點蠟燭,然後一起做睡前禱告跟唱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