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大水那一夜 上

楊渡 |2014.11.12
1478觀看次
字級

文/楊渡

作家楊渡即將出版首部長篇小說《水田裡的媽媽》,藉由家族敘寫交織台灣近代史,落腳台中烏日的先祖,歷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遷台……不甘故步於農村的父親,開創鍋爐製造事業;母親被迫逃亡,始終堅韌的故事。「家」如開啟向世界的窗,見證台灣社會的異變。本刊選刊〈發大水那一夜〉一節,洪水漫漶,流過家是工廠的辛勞與溫情。

那一年夏天,家鄉突然發了一場大水,整個工廠被淹沒了。

那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黃昏時,還只是小雨,到了晚上,忽然就轉成了傾盆大雨,雨勢下得極驚人。夜裡,雨聲敲打在工廠的鐵皮屋頂上,有如幾百面的鼓,咚咚咚,打個不停。

「這雨大的,再這樣落下去,會做大水!」祖母有些憂心的說。

大妹問祖母:「阿嬤,妳小時候有看過這麼大的雨嗎?」

「有啊,我們老家那裡喲,住在烏溪旁邊,大雨一來,就淹上來了。小時候,下大雨的晚上,大人都不敢睡覺,怕淹水。」

「會淹多高?」

「比厝頂還高呢!」祖母說。

「啊,那是不是可以划船出去玩?」大妹天真的問。

「呵呵,憨孫吶,船不是可以隨便划的,那水大起來,什麼都往海裡沖走了,哪有辦法行船?」

「是不是直接到大海中去了?」大妹說。

那一夜,我們關燈睡下不久,突然就聽見阿鹿舅大叫一聲:「啊呀,快起來,快起來喲,淹大水了!」

原來,阿鹿舅睡的床比較低,先被水淹沒,他在水中浸泡,首先冷醒。

他來到我們房間叫醒祖母,也叫我名字。我一睜開眼睛,阿鹿舅拿一支手電筒,我順著手電筒的光線看去,只見水已經淹到大通鋪的床沿。水中漂浮著拖鞋、木製小櫃子、木頭小椅子等,還有我平常藏在床底下的遊戲紙牌盒子,也漂出來了,在水中載浮載沉。整個房子已經停電。

「哦,老天吶!」我先醒來,大叫一聲:「阿杰、阿玟、阿清吶,快起來!做大水啦!」

祖母叫醒弟妹,決定大家先逃出去再說。阿鹿舅有經驗,他看看水流,是從前門辦公室門口灌進來的,顯然工廠大鐵門已經被大水沖垮了。大水自大門沖進來,逆水走不出去,他決定繞道後門。

小學五年級的弟弟較大,由阿鹿舅揹著;我揹著讀幼稚園大班的大妹,祖母身材瘦小,揹著小妹。

阿鹿舅揹著我弟弟,艱難的走到後門,一打開門,水一下子找到了出口一般,嘩一聲,向後門奔湧而出。所有的漂浮物,根本來不及看一眼,就全部沖出去了。

阿鹿舅看著水流,向祖母說:「啊,壞了!咱工廠地勢較低,都流到我們這裡了。」

「哎喲,那些雞鴨,還關在籠子裡,怎麼辦哪?」祖母忽然想起來。

「咱工廠是水路,後面的牆壁,恐怕都沖破了,沒辦法去看了。」阿鹿舅說。

「阿濃,你揹著妹妹先走,我去看一下。」祖母說。

「不行吶,後面是水路,水太大了,人會被沖走。」阿鹿舅急起來了:「那些禽牲,沒有關係,那裡地勢高一些,水流從後面出去以後,不會淹到。」他如是安慰祖母。

祖母嘆了口氣說:「總是禽牲會飛,應該會自己找路走吧!」

為了安全,我揹著大妹先走在前面,祖母走中間,阿鹿舅走最後。因為我們工廠比馬路的地勢要低一些,那水流果真沿著工廠邊一直流進來。本來在工廠的邊緣還有一條田埂小路,現在也成了水路。嘩嘩的水流,急速穿過。

我雖然逆水而行,但靠著以前在溪邊玩水的經驗,赤腳在上面,反而不害怕。只是到了工廠與馬路的轉角處,那是水流向下流淌的地方,因為有一個直角,彷彿有一個漩渦,我有些擔心,怕被捲入跌倒,就告訴祖母說:「不要去踩那邊,那裡有水渦!」

祖母倒是很警覺的避開了。我們全家總算安全的逃到了水流比較緩和的馬路上。

老家那邊三合院的親戚都跑了出來,赤著腳,捲著褲管,頭髮臉上,已經分不清雨水或淚水,站在馬路地勢稍高一點的地方,看著大水說:「啊,這大水,怎麼來得這麼快!才剛閤上眼,就淹上來了!」

馬路已經變成一條「水路」,水嘩啦啦的流下去。在黑夜中,只見老厝的親戚拿著手電筒,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

「啊!我們舊厝,舊厝會不會淹到水啊?」祖母看見老家的親戚,著急的問四叔公。

「還好啦,你們那裡地勢高一點,應該不會淹太多啦!」四叔公住我們隔壁,了解情況。「現在都半暝了,著急也無用。等明天水退了,再去看看吧!」

「這次大水,怎麼來得這麼急?這麼快啊?」一個年輕的叔叔說。

平常很會抓魚,尤其是善於在颱風大水後抓魚的四叔公說:「這大水是從山上發下來的。山上雨一定是更大、更恐怖,一下子,就把山上的水溝、水泉都淹了,又來不及排出去,全部沖下來。」

「我剛剛才把小孩子叫醒,就已經淹到了神明桌腳。嚇死人了,沒見過這樣的,什麼東西都來不及拿。」

「啊呀,太恐怖了。八七水災那一次,好像沒來得這麼快!」六叔公說。

「那一次更快,一下子,整個田就淹得白茫茫了!」四叔公說。

我們去附近的大姑家休息,祖母很累了,帶著我和弟妹,一起睡在一個大通鋪上。

次日一早,回家一看,才發現整個鐵工廠滿地都是厚厚一層的泥濘,泥濘中有些不知道誰家遺落的破拖鞋、在水中打得凹凸不平的鍋子、一條犁田用的木犁頭、還有一條厚厚的棉被,沾滿了泥,被牆角的鐵板勾住了,太陽一晒,那棉被硬得像一塊鐵板。

雖然鐵工廠成為水路,工廠後方的牆壁被大水沖破,讓水直灌而出,但工廠的鐵板還是很重,沒有被大水沖走,只有一些電線電路出了問題,損失不是太大。有一個工人撿到了一隻像古早的裹小腳繡花鞋。那鞋沾滿了泥,洗淨後,卻有一種細緻的花紋,大約是什麼農村人家的傳家寶貝。於是工人把它掛在工廠的鐵柱上,慢慢晾乾。在充滿堅硬灰褐色澤的鐵工廠裡,那是唯一的彩色,寶藍豔紅金針線,讓人有一種看歌仔戲式的想像。

幾日後,有一個工人說,那東西是古人的,不知道有沒有死人穿過,不吉祥,像有古代女鬼會出來,看久了怕怕的,就拿去丟了。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