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寇誌》走奇幻神話風格,有著英雄的吶喊。圖/當代傳奇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文學才子張大春、流行天王周華健和戲曲舞台大師吳興國,三位完全不同領域者的跨界合作,共創最終章水滸傳一二○回《蕩寇誌》,搬演一場華麗與悲壯的戰爭。以唱念做打的功夫與嘻哈街舞尬場,戲曲與電音搖滾混合,互相輝映成一場青春搖滾版京劇。
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表示,水滸一○八蕩寇誌改編自水滸傳七十二回至一二○回,而有趣的是這兩回皆是由宋徽宗的一場夢境而起。宋江與宋徽宗兩人在這一場夢中,就像鏡子般相互照映,宋江身為草寇,卻心往朝廷,宋徽宗身於廟堂,卻心往綠林;蒼茫人生,都在找自己的歸宿,而「歸宿」是水滸一○八最終回蕩寇誌探討的戲劇中心。
「感動」是吳興國從合作以來對張大春和周華健一路相挺最真誠的心情。吳興國表示,為了寫劇本,他一次又一次在半夜和張大春討論修編,推翻了再重來,甚至張大春發著高燒,依然堅持不達到完美絕不妥協。為了創作音樂,周華健在巡演世界舞台奔波中,仍不斷試唱、譜曲,希望找出兩人心中共同旋律。
朋友間的信任、兄弟般的義氣,使吳興國、張大春、周華健在巨大創作壓力下克服重重難關;台上水滸英雄好漢兩肋插刀戰沙場,台下三位創作才子面對許多質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蕩寇誌是英雄魂的狂飆吶喊,是京劇的霹靂變形。周華健為蕩寇誌出品的十首主歌、十四首配樂,有音樂劇的故事畫面,更有電影配樂的磅礡氣勢。
蕩寇誌與上海戲曲學院合作,幾十位優秀的傳統戲曲演員,從教師到學生,展現搖滾京劇的爆發力。水滸一○八的創作讓青年世代感受到傳統東方文化的魅力與自我生命探索,吳興國說:「我從張大春的劇本、周華健的音樂中感受到一股年輕的衝動,這是給這個時代的作品、給年輕世代的勇氣。」
終極篇蕩寇誌仍走奇幻神話風格,劇情衝突矛盾;特殊走秀伸展舞台、誇張的戲服,劇中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服飾扮相取決於每個英雄俠士的個性。演員大秀唱、念、做、打功夫,還會大跳嘻哈街舞,加上電音搖滾助興,歡樂氣氛將感染全場,營造視覺、聽覺等感官和心靈震撼。
《蕩寇誌》台灣場將於十二月十八至二十一日於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之後於桃園展演中心、嘉義表演藝術中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