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國中結合各科領域,讓學生設計機器人衣服,讓每人都有專屬自己的「媽祖機器人」。圖/大甲國中提供
【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台灣不僅大甲媽祖遠近馳名,也是蕨類生態王國,如今都融入資訊教學。台中市大甲國中研發「媽祖機器人」教具,並設專科教室;台北市文昌國小則在校園設置全台灣最完整的蕨類生態區,兩校皆結合社會、自然、藝文等課程,讓學習更有趣,獲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昨天由教育部長吳思華頒獎。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共有二十一個優勝團隊。
其中,獲獎的大甲國中,二年前開始發展機器人教學;自創立相關社團後,也在校內成立創意機器人專科教室,添購許多機器人教具與輔具,並且舉辦許多育樂營,要讓機器人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大甲國中教務主任林彥吉表示,「媽祖機器人」的創意教學,從機器人的構造、肢體動作等,都須符合物理原理。此外,結合社會與藝術領域,教學生認識大甲媽祖文化,研究媽祖外形,並為機器人設計衣服,讓每位學生都有專屬自己的「媽祖機器人」。
而位於雙溪河畔的台北市文昌國小,二○○八年設立「種子與孢子伊甸園—文昌蕨美」生態區後,擁有水、陸逾一百種蕨類;在自然課利用QRcode認識蕨類種類與生態,並藉由電子書包提升閱讀力,讓學生了解植物保護的重要性。
文昌國小校長黃玉貞表示,學生已能自編、自導、自演成為「蕨佳代言人」,除了能解說蕨類生態外,也能延伸到教室外自我學習,養成對環境保護的觀念。
吳思華表示,時下流行的通訊軟體LINE,甚至是知名社群軟體facebook,當初都只是一個小團隊、小資本的創意發想,卻對世界造成巨大影響,盼台灣教育界也能透過生活中的創新,發展出影響深遠的工具,進而翻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