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的老客人在旅人書房細細品味好書,享受書店獨有的寂靜。圖/記者謝鈺鈺
隨著媒體的報導及時間的累積,Zeelandia的新朋友慢慢增加中,但第一次造訪的人可能都不知道Zeelandia有一套「潛規則」。
第一,Zeelandia招牌在不顯眼的二樓,稍抬頭即可看到,燈亮著,表示營業中。第二,樓鐵門若未開,請按電鈴即可,從旁邊藍色紗窗門上來。
第三,蟑螂、螞蟻更久遠前就住在這個老空間,稍一不慎,螞蟻雄兵即跨界霸占地盤,不得已店主要求禁帶外食!第四,書店空間,希望跟更多愛書人分享,所以可以拍照,但是店長很擔心這裡變成觀光景點,這樣就失去書店存在的意義。
Zeelandia Travel & Books開張二年以來,店裡的十一個座位,只有一次完全坐滿過,「那是因為前一天有媒體訪問,之後處於叫好不叫座的狀態,紅不代表可以生存下去。」張瑟倫說。她自知要長期經營下去,得要過濾掉一些不必要的觀光客,讓真正愛書、願意和書相處的人在這個靜謐的空間裡閱讀。
兩年來,經營成本尚未回收,每個月的收入也只夠付工讀生的薪水,張瑟倫在苦撐,「至少要熬過前三年,才能見真章,我也不想讓支持我們的老朋友失望,要為了他們再努力下去,老顧客對書店的支持會讓自己覺得是在做對的事,等待更多的認同和支持。」
Zeelandia的磨石子地板和舊物件呈現出老屋獨有的特色,這些都是在開店初期,張瑟倫基於不多花錢裝潢和惜物的原則,而營造出來的風情。像是牆上的馬賽克磚掛飾、小櫃子,是前任屋主留下來的。她祖母時代起就使用的大小碗櫃、祖父用過的箱子,都被張瑟倫搬到書店當書櫃,這對她孝順的父親來說,是很實質的回饋,「因為這些東西雖然舊了,還是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傳承下去,有環保惜物的概念,也非常有意義。」
有位客人知道她愛惜老物,總是不吝嗇把家裡的寶一件件的搬到Zeelandia分享,像是一張以日式發條時鐘改造的吧檯椅,就是客人放在店裡擺設裝飾的寶物,也讓這個老家具有了容身的好去處。
在Zeelandia的menu上沒有咖啡,主角的是台灣茶及手工果醬茶。女主人張瑟倫強調,Zeelandia不只分享旅行,也努力的想分享台灣文化。「除了咖啡,我希望大家也可以記得『茶』原本是台灣人日常不可或缺隨手可得的飲品,我們有各式水果茶、有台灣金萱、有南投紅玉、有高山茶、就是沒有咖啡喔!」
在她眼中,旅行開闊人的視野,有寬廣的視野才有能力思索自身,不管走了多遠,屬於自己的文化只應該讓它變得更好、而不是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