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透過三好老師教師節系列活動,用行動感謝師長。
圖/景文高中提供
【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三好」進入校園,推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台北市景文高中校長許勝哲,對「三好」進一步詮釋為「你好、我好、大家好」;許勝哲表示,希望學生透過品德或生命教育課程,將「三好」落實於生活。
許勝哲告訴師生,「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從自己心存善念,讓社會變得更美好。他說,學校舉辦各種活動,融入生命議題,讓青少年體驗不同人生,進而撒播善美的種子。
許勝哲表示,以校園的例行活動,從新生體驗營著手,包括:「我的三好老師—教師節活動」、三好教室布置、三好盃歌唱大賽、三好海報比賽、三好青年選拔等,融入更簡單易懂的「三好」理念,都是引領學生認識什麼是「好」。
他說,青少年階段的「言語」易造成傷害,言語在不擅表達的情況下,衝突常因誤會發生,更常發生在家庭,若從簡易的「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的口號做起,就能自身反思言行。
推動三好校園後,許勝哲發現,學生懂得「先聆聽,再思考」,降低許多語言與肢體衝突,「即使是掌聲,都是一種正向的回饋。」許勝哲鼓勵學生要懂得讚賞、感謝他人,在友善的環境中,更能見賢思齊。
從二○一二年起,學校推動「景文愛老人‧年菜愛團圓」校園零錢捐公益活動,學生集資,並送年菜到文山區獨居長者家;不少學生看到八、九十歲的行動不便長者,生命有了不同感受。許勝哲說,都會區青少年普遍不理解「何為生命」,透過活動,讓更多學生投入義工服務。
景文高中含括高中、高職及國中部,學生三千五百人,許勝哲期望教職員也能做到「三好」,並以學生為出發點,規畫課程與活動,把事情做完善。
許勝哲期望從「三好愛地球」、「三好傳出去」、「三好愛的教育旅行」等服務性活動,讓學生從服務中體會愛護家園的重要,懂得珍惜擁有的一切,讓「好」的精神也能傳到社區,成為全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