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旭昇
「即使關在胡桃殼裡,我也會把自己當作擁有無限空間的君王。」││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俄羅斯娃娃並不全然起源於俄羅斯,反而據說是受到日本七福神的啟發(究竟是怎麼回事?),於十九世紀末才開始在俄羅斯流布,並結合當地形色的傳說和情事來賦予文化涵義,以及加之於其上的各種彩繪拓展了想像的空間,演進至後來甚有政治(惡搞)意味的娃娃之出現。
以上就是對於俄羅斯娃娃所做的簡略爬梳。
其實,我相信俄羅斯娃娃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其所隱含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纏繞。
當我們拆解一個俄羅斯娃娃,會不自覺地感到有趣,有可能是不自覺地逼視到了無限,以及其是如何地在眼前搬演。對此,若把每一個俄羅斯娃娃的大小設定為前一個娃娃大小(第一個娃娃大小設定為k)的1/2,那麼,第n個俄羅斯娃娃的大小即是k×(1/2)<(n-1),如此我們可以想定n為無限大的時候,將會有一個無限小的娃娃存在於整個俄羅斯娃娃的最裡面,暫且我們管它叫娃娃N。既然娃娃N為無限小,那麼理應沒有一個比無限小還小的娃娃存在。那麼,「這樣的不存在」和「娃娃N的無限小」兩者,構成了若且唯若的不可分割關係。也就是說,這無限小的娃娃N遂表徵了一個宇宙的起源,一種沒有一個存在於它的存在之下的存在;那麼,所有的空間及其時間都自此開始,自此結束。
基於以上,反視過來重新檢視俄羅斯娃娃,那麼,就有容納著娃娃N,且容納著容納著娃娃N的娃娃、且容納著容納著容納著娃娃N的娃娃,且……(略),這樣的第一個娃娃的存在,暫且我們管它叫娃娃M。雖然娃娃M容納著無限個娃娃(由於娃娃N為無限小,必然有無限個娃娃存在),但並不能指稱娃娃M為無限大。依據前一段,可知它的大小為k,其是容許我們找到一個比k還大的娃娃,並把原本的k給裝進去。也就是說,不論這個娃娃M的大小是如何,總有一個比它還大的娃娃存在;此一如在某一時間的切片下,宇宙的有其限界;但即使如此,那也是我們始終無法觸及的限界。
當這樣的視線貼觸著這些一一拆解開來而又屆要裝組回去的娃娃裡邊的時候,有時就會想及我們是從何而來,又將從何而去。人類的意識賜予了我們和宇宙的連結,又或意識和宇宙的存在本就難以切分。然而,凡以為人類的意識廣袤而無度的,終將一一在黑暗中環繞而迷失。想到這裡,不免感到顫慄,它就是要我們在夜下長長地跪著,像極了一個喑啞的人。
如此,人生就不如一只俄羅斯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