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開發史》歷史舞台上的主角 鄭成功v.s.自由女神

野人文化 |2007.01.25
367觀看次
字級

台灣與美國分處太平洋的兩端,兩者面積雖如天壤之別,卻有類似的民族融合和四百年拓墾史。更巧合的是,兩者被拉進世界舞台的契機點有極其微妙的相似處。回溯至十七世紀,當時的海上霸權荷蘭為了取得新大陸的皮毛,於一六二四年在今日的紐約建立第一個美洲貿易站。就在同一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地球的另一端—台灣大員(今台南安平)設立商館,做為拓展東亞大陸貿易的跳板。

當時這兩個地區都還是有待開發的處女地,但此後各自開展不同歷程的開發。十九世紀期間,台灣的茶葉、樟腦銷往美國,美國的傳教士和生物學家來台,歷史幾度交會的光芒至今依然盪漾不止。

台南v.s.紐約:

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在大員建立熱蘭遮城,為殖民政權進入台灣最早的地區。一六六二年為鄭成功所敗後,退出大員。清廷統治期間,台南為全台最繁華城市,如今以古都聞名。

也曾被荷蘭殖民的紐約,由於優良的港口位置,發展快速,短短數年便成為全美第一大城,並一躍為全球金融中心。同時崛起的兩地,如今一懷古一現代,不可同日而語。

鄭成功v.s.自由女神:

打敗荷蘭人的鄭成功,雖然在台時間僅短短一年多,但在歷史地位上,一直被視為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

聳立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女神像,雖然只是一尊雕像,卻是英國移民後代在新大陸追求民主自由的代表與精神象徵。

◆台灣小檔案(Taiwan):

開發起點:台南安平古堡,當時名熱蘭遮城
最早殖民者:荷蘭東印度公司
開發歷程:從南而北,由西向東
原住民:平埔族、高山原住民族
象徵人物:鄭成功

◆美國小檔案(U.S.A.):

開發起點:曼哈頓島,當時名為阿姆斯特丹
最早殖民者:荷蘭東印度公司
開發歷程:從北而南,由東向西
原住民:印第安人
象徵人物:自由女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