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100年 台灣人共同回憶 |2014.10.07 語音朗讀 26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戰後的明星動物林旺與馬蘭。 圖/動物園提供 戰後的圓山動物園,以動物雜耍撫慰人心。圖/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的人氣明星貓熊圓仔滿周歲時,正逢夏日炎炎,圓仔懶洋洋地躺在樹幹上打盹。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動物園從日治時期(一九一四年)民間人士在圓山創立,起先只豢養十一隻動物,不到六公頃,花草扶疏,作為日人休閒、觀賞用途,歷經百年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九十隻動物,並以教育民眾保育觀念為重點,今年十月三十一日園慶,二十五日舉辦慶祝活動將重現百年風華。 圓山動物園隔著明治橋就是日人精神教化的台灣神社,附近也有劍潭寺。三萬坪的圓山公園是台灣第一座大型都會公園,有動物園、陸軍墓地、神社等景點,是當時台灣人休憩的主要去處。 紅毛猩 一郎君 大象「瑪小姐」與紅毛猩猩「一郎君」是當年的明星動物。一九二六年動物園從新加坡進口第一隻大象「瑪小姐」,台灣人從沒看過大象,嚇得目瞪口呆,口耳相傳後,動物園第一次湧入大批人潮,當時的報章雜誌也爭相報導。 紅毛猩猩「一郎君」人氣也不遑多讓,一九二五年入園,一九三六年獲日本大阪天皇表揚,當時社會興起幫牠「找老婆」的風氣,幾年後動物園幫「一郎君」發行第一張「動物園寫真帖」。日本的總督、高官來到台灣,第一個行程就是去見「一郎君」。 動物園研究員陳益明說,一九三○年代以後,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動物園戰亂苦撐,開始自己種香蕉、糧食,供應動物所需。一九四三年二戰戰況不利,政府擔心若是戰況一亂,動物園的猛獸有機會出匣,會傷害民眾,將大批猛獸處死,但唯獨「瑪小姐」與「一郎君」留了下來。 戰後民生凋蔽,百姓苦悶,動物園訓練動物雜耍,當作民眾娛樂重心。一九五二至五四年馬蘭與林旺進入動物園,那年兒童節,動物園首度招待大批兒童入園看猴子騎腳踏車、踩高蹺、翻筋斗、孩子們爭先擠在柵欄前,觀看動物表演,動物園再度復興。 難忘林旺爺爺 一九八七年,動物園幫大象林旺舉行慶生活動,此後「林旺爺爺」的形象,深植大人、小孩心中,成為動物園最溫馨的記憶。之後動物園穩定發展,陸續有國王企鵝、無尾熊、大貓熊等明星動物。 前園長陳寶忠曾說,當時社會在經濟不景氣、政治鬥爭下,引進國王企鵝與無尾熊,成為社會新聞中難得的正向力量,中南部的民眾興起包遊覽車、搭捷運到動物園看可愛動物的熱潮,「為社會帶來溫馨與快樂是動物園的任務」。 陳益明說,去年大貓熊圓仔誕生更讓動物園在春節期間創下六萬八千人次參觀,現今動物園致力向保育基地邁進,走過一世紀,動物園仍是一個持續向生命學習的地方。 動物園大事紀 1914年 4/5 ▼動物園開幕 1915年 ▼台北廳以慶祝大正天皇即位收購為官營動物園 1921年 ▼中秋節首度夜間開園 1926年 ▼購入緬甸母象「瑪小姐」 1936年 ▼紅毛猩猩「一郎君」被封為日本第一的猩猩 1930-37年 ▼每年7、8月開放「夜間納涼」 1940年 ▼戰爭通貨膨脹動物園自種糧草 1941年 ▼發行動物園寫真帖 1945年 ▼戰爭末期存放軍事設備 暫時休園 1946年 ▼重新開園 1952年 ▼大象馬蘭入園 1954年 ▼大象林旺入園 1957年 ▼由前園長蔡清枝將大象命名為「林旺」 1986年 ▼動物搬遷大遊行 1990年 ▼送人猿回家鄉,送10隻人猿回印尼 1999年 ▼無尾熊「哈雷」、「派翠克」來台 1999年 ▼台北赤蛙保育計畫 2000年 ▼國王企鵝四隻來台 引發全民孵蛋熱 2002年 ▼大象馬蘭過世 2003年 ▼大象林旺過世 2008年 ▼大貓熊團團、圓圓來台 2013年 ▼大貓熊圓仔出生 2014年 ▼建園一百周年 動物園的百年前後 1914年 vs. 2014年 6公頃 面 積 165公頃 大人10錢 門 票 全票60元 小孩軍人5錢 優待票30元 9種11隻動物 動物種類 2490隻 欄柵式 展示方式 分區管理 虎、豹、鬃狗、袋鼠、孔雀、火雞 主要動物 熊、國王企鵝、大貓熊 資料來源/北市動物園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前一篇文章 動物園大搬遷 世紀大工程 下一篇文章 付費簡訊詐騙 台灣全球第3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3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4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5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6【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2025.11.0207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8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9【綠手指筆記】小花犀角 見證防疫小確幸2025.11.0210【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⑥2025.11.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鳳凰將轉中颱 下周二雨勢最大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彰濱海上光電板火警 環團促追查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南投封街追懸日普發1萬開放登記 經長籲:用在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