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增訂中小企業為基層員工加薪而增加的支出,可加成百分之三十抵減當年度營所稅。經濟部長杜紫軍表示,修法是鼓勵中小企業幫員工加薪,且不會影響實質稅收。不過,工商界對此則有正反不同的看法。
草案明訂,為鼓勵中小企業積極調高本國籍現職基層員工薪資水準,增訂中小企業調高本國籍現職基層員工薪資給付水準所增加的支出,列為費用加成減除的租稅優惠項目。
另經濟部也說明加稅抵薪的條件,包括失業率逾百分之三點七八等指標、月薪五萬以下員工加薪、製造業與部分服務業、企業多三成所稅扣抵。
但有立委質疑百分之三十的加成對中小企業主並不具足夠誘因,擔心成效不彰,因此提出加碼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一百兩方案,與原案併案保留,送朝野協商,並要求經濟部召集財政部等相關部會,兩周內進行稅賦支出評估結果報告。
杜紫軍形容這項修法是經濟救生圈,並說修法是鼓勵中小企業幫員工加薪,並考量物價漲幅,避免外界質疑調薪幅度趕不上物價上漲速度。
他也說明修法不會影響稅收,以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幫員工調薪百分之三計算,政府的稅收將減少三點零七億元;而員工因薪水增加,須多繳個人所得稅估算約三點九四億元、營業稅約二點三億元,更能創造四十六點零四億元的民間消費,讓社會經濟成正循環。
不過,工商團體則有不同的看法,工商團體在日前就曾呼籲政府要先幫忙打開市場,讓公司行號賺得到錢,自然就會調薪。
全國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認為,台灣低薪問題確實嚴重,但政府動作頻頻抑制物價,不讓它隨著市場機制波動,恐怕會讓企業進入微利時代,在獲利短缺情況下,更別說要幫員工加薪了。
全國商總名譽理事長張平沼則說,即便政府以補助方案或租稅減免方式,來鼓勵企業幫員工加薪,但企業也不見得因此賺到錢。他建議,不妨先擬定長遠計畫,如果公司行號願意幫員工調薪,未來可以在相關領域上,給予一定的補貼。
另外,中小企業總會祕書長王振保雖認為誘因根本不夠,但仍肯定這項政策,他說,「不無小補」,算是有看到政府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