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歲曹仲植長者 行佛典範 阮愛惠 |2014.09.28 語音朗讀 76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曹仲植長者生於民前一年,他是台灣「南昌行」及「台灣慎昌行」的創辦人,在台灣經濟待起步、飲用牛奶不普遍的年代,曹長者即在一九五一年由澳洲引進OAK及紅牛奶粉品牌,提供軍公教福利社,一度成為最大散裝奶粉進口商。圖/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資料照片 二○○○年,《人間福報》創刊儀式,曹仲植長者(左)與創辦人星雲大師(左三)共同主持。圖/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資料照片 一九六九年,曹仲植長者(右)為台北市生命線開線的歷史鏡頭。圖/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資料照片 曹仲植長者(前排左二)全家福。圖/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資料照片 文/記者阮愛惠 曹仲植長者生於民前一年,他是台灣「南昌行」及「台灣慎昌行」的創辦人,在台灣經濟待起步、飲用牛奶不普遍的年代,曹長者即在一九五一年由澳洲引進OAK及紅牛奶粉品牌,提供軍公教福利社,一度成為最大散裝奶粉進口商。 曹長者出生於江蘇常州佃農家,十幾歲時,就到上海一家五金行當學徒。工作雖然辛苦且呆板,但在那個謀職艱難的戰亂年代,曹長者以「視職業如生命」的態度賣力工作,而且任何項目都認真學習,總能得到歷任上司的器重和擢拔,二十四歲時,就擔當了經理之務。 誠信口碑 擴大事業 三十三歲時,曹長者在上海開創「南昌行」,後來亦在台灣基隆開設「上海南昌行」。國共內戰時期,時局不安,一九四九年五月,曹長者將事業及家人都遷居來台,從此扎根台灣,順利取得澳洲OAK奶粉及阿羅利奶油的台灣總代理及總經銷權,並以「慎始必昌」的心念,再創台灣慎昌行,擴大事業版圖。 事業蒸蒸日上同時,曹長者眼中看見的不是利益,而是如何嘉惠當年待遇微薄的軍公教人員,以及如何維持商品的誠信口碑。他以代理澳洲奶粉的資源,首推進口加捐購買酪農鮮乳,免費供應學童飲用二十五年以上;在消費者意識未興的年代,他即以「吃不滿意,保退包換」的作法,維護對消費者的負責態度。 取之社會 用之社會 一九六五年,曹長者加入台北北區扶輪社,開啟了另一片新天地。一九六九年,他以佛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精神籌設生命線。此後促成全台各地成立生命線,所需之電話皆為他所捐贈,日後又率先捐款,積極勸募,為「台北市生命線協會」成立永久會所。一九八八年推動成立全國各縣市生命線統一專線電話1995(要救救我)。 一九七七年,基於「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賺錢要花腦筋,用錢要有智慧」的觀念,曹長者和夫人賀雲卿決定以新台幣三千萬元,設立「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主要捐贈軍公教及退除役官兵子女助學金。後來以基金會和扶輪社這兩個主要平台,曹長者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慈善捐助義行,受贈受助的單位和個人不計其數。 曹長者的樂善好施,除了出於仁厚慈悲的天性,最重要的,是另一半賀雲卿居士從旁的鼓勵及敦促。賀雲卿居士篤信佛教,廣施愛心,曹長者的父母也都是佛教徒,曹長者和夫人早在一九五七年時即皈依南亭法師門下,日後親近佛光山,每年生日那天,夫妻倆人一定會到佛光山,聽經拜佛,恭聆星雲大師開示,從中感受到身心的安寧和喜樂。 效法菩薩 慈悲喜捨 一九七○年,曹氏伉儷到佛光山,賀雲卿居士向星雲大師訴苦說:「大師,我先生已經六十歲了,還是不肯念經!」大師說:「曹老,你已經促成生命線,又捐贈殘障輪椅和獎學金,你不必念佛拜佛,你只要『行佛』就好了!」曹長者一聽有所領悟,生出無限歡喜。他說:「我雖忙於事業,無法時時念經拜佛;但我始終把『愛心關懷,服務人群』放在心中,盡一己之力幫助他人;大師所說的『行佛』,就是效法佛菩薩的慈悲喜捨願力,所謂的『信、願、行』, 做就好了!」 經大師一開示,曹氏伉儷行善布施,更增信心。曹長者長年布施,累積很多心得,其中他最常和人分享的是:「捐者不會窮,不捐者亦不會富」。曹長者有時作了布施之後,獲得意料之外的好處!因此,他常以「明中去,暗中來」鼓勵捐贈,也得到積極響應。 曹長者行善捐贈的事蹟說不盡,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至今創下世界紀錄的,就是截至民國一百年時,由「曹仲植基金會」相對捐贈的輪椅就已突破五十萬輛,曹長者成為全球捐贈輪椅的最高紀錄者。 曹長者對輪椅及電梯的捐贈特別用心,因為他的父親早年即受風溼之苦,無法下田;他的夫人賀雲卿晚年亦受風溼性關節炎之痛,不良於行。曹長者改善了五十多萬位身障人士及家人的生活,九十九歲時,他都還能打高爾夫球、爬山,行動便捷。晚年的曹長者在健行時,每邁第一步時口念「阿彌」,第二步邁出時再念「陀佛」,一步一念,安心調息,走再遠都不累。就這樣,曹長者行佛念佛,身心安泰直過百歲之齡,一生圓滿了利益眾生的任務,更樹立了新世紀佛教徒的典範。 在曹仲植與賀雲卿伉儷的帶領下,他們的四子一女,都是虔誠的佛教徒,而且秉承家訓,子孫都在作行善布施的事務。曹仲植長者的次子國賢擔任曹仲植基金會執行長,也擔任過兩屆台北生命線理事長及創立台北華南扶輪社,克紹箕裘,傳承父志。 曹長者的四子國平說起父親時無限追懷:「父親一生的嘉言和善行,講都講不完。我們結婚時的禮金,以及母親的奠儀,全數捐做慈善。父親常說『人在做,天在看』,『多做好事心情愉快,健康長壽不是夢想。』」 小啟 曹仲植長者告別式 時間:103年10月3日(周五)早上十時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11樓 (台北市松隆路327號) 前一篇文章 智慧布施 施受同樂 下一篇文章 我們的約定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2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5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06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7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2025.08.2208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9習抵拉薩 慶西藏自治區60年2025.08.2210贈書、說故事 怡朗佛光人溫暖偏鄉童2025.08.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散步花開有時 香留心間那分溫暖 從未褪色愛的蛋糕最真實的富足一縷香氣的記憶 從七里香走到加羅板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