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歲曹仲植長者 行佛典範 阮愛惠 |2014.09.28 語音朗讀 76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曹仲植長者生於民前一年,他是台灣「南昌行」及「台灣慎昌行」的創辦人,在台灣經濟待起步、飲用牛奶不普遍的年代,曹長者即在一九五一年由澳洲引進OAK及紅牛奶粉品牌,提供軍公教福利社,一度成為最大散裝奶粉進口商。圖/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資料照片 二○○○年,《人間福報》創刊儀式,曹仲植長者(左)與創辦人星雲大師(左三)共同主持。圖/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資料照片 一九六九年,曹仲植長者(右)為台北市生命線開線的歷史鏡頭。圖/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資料照片 曹仲植長者(前排左二)全家福。圖/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資料照片 文/記者阮愛惠 曹仲植長者生於民前一年,他是台灣「南昌行」及「台灣慎昌行」的創辦人,在台灣經濟待起步、飲用牛奶不普遍的年代,曹長者即在一九五一年由澳洲引進OAK及紅牛奶粉品牌,提供軍公教福利社,一度成為最大散裝奶粉進口商。 曹長者出生於江蘇常州佃農家,十幾歲時,就到上海一家五金行當學徒。工作雖然辛苦且呆板,但在那個謀職艱難的戰亂年代,曹長者以「視職業如生命」的態度賣力工作,而且任何項目都認真學習,總能得到歷任上司的器重和擢拔,二十四歲時,就擔當了經理之務。 誠信口碑 擴大事業 三十三歲時,曹長者在上海開創「南昌行」,後來亦在台灣基隆開設「上海南昌行」。國共內戰時期,時局不安,一九四九年五月,曹長者將事業及家人都遷居來台,從此扎根台灣,順利取得澳洲OAK奶粉及阿羅利奶油的台灣總代理及總經銷權,並以「慎始必昌」的心念,再創台灣慎昌行,擴大事業版圖。 事業蒸蒸日上同時,曹長者眼中看見的不是利益,而是如何嘉惠當年待遇微薄的軍公教人員,以及如何維持商品的誠信口碑。他以代理澳洲奶粉的資源,首推進口加捐購買酪農鮮乳,免費供應學童飲用二十五年以上;在消費者意識未興的年代,他即以「吃不滿意,保退包換」的作法,維護對消費者的負責態度。 取之社會 用之社會 一九六五年,曹長者加入台北北區扶輪社,開啟了另一片新天地。一九六九年,他以佛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精神籌設生命線。此後促成全台各地成立生命線,所需之電話皆為他所捐贈,日後又率先捐款,積極勸募,為「台北市生命線協會」成立永久會所。一九八八年推動成立全國各縣市生命線統一專線電話1995(要救救我)。 一九七七年,基於「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賺錢要花腦筋,用錢要有智慧」的觀念,曹長者和夫人賀雲卿決定以新台幣三千萬元,設立「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主要捐贈軍公教及退除役官兵子女助學金。後來以基金會和扶輪社這兩個主要平台,曹長者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慈善捐助義行,受贈受助的單位和個人不計其數。 曹長者的樂善好施,除了出於仁厚慈悲的天性,最重要的,是另一半賀雲卿居士從旁的鼓勵及敦促。賀雲卿居士篤信佛教,廣施愛心,曹長者的父母也都是佛教徒,曹長者和夫人早在一九五七年時即皈依南亭法師門下,日後親近佛光山,每年生日那天,夫妻倆人一定會到佛光山,聽經拜佛,恭聆星雲大師開示,從中感受到身心的安寧和喜樂。 效法菩薩 慈悲喜捨 一九七○年,曹氏伉儷到佛光山,賀雲卿居士向星雲大師訴苦說:「大師,我先生已經六十歲了,還是不肯念經!」大師說:「曹老,你已經促成生命線,又捐贈殘障輪椅和獎學金,你不必念佛拜佛,你只要『行佛』就好了!」曹長者一聽有所領悟,生出無限歡喜。他說:「我雖忙於事業,無法時時念經拜佛;但我始終把『愛心關懷,服務人群』放在心中,盡一己之力幫助他人;大師所說的『行佛』,就是效法佛菩薩的慈悲喜捨願力,所謂的『信、願、行』, 做就好了!」 經大師一開示,曹氏伉儷行善布施,更增信心。曹長者長年布施,累積很多心得,其中他最常和人分享的是:「捐者不會窮,不捐者亦不會富」。曹長者有時作了布施之後,獲得意料之外的好處!因此,他常以「明中去,暗中來」鼓勵捐贈,也得到積極響應。 曹長者行善捐贈的事蹟說不盡,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至今創下世界紀錄的,就是截至民國一百年時,由「曹仲植基金會」相對捐贈的輪椅就已突破五十萬輛,曹長者成為全球捐贈輪椅的最高紀錄者。 曹長者對輪椅及電梯的捐贈特別用心,因為他的父親早年即受風溼之苦,無法下田;他的夫人賀雲卿晚年亦受風溼性關節炎之痛,不良於行。曹長者改善了五十多萬位身障人士及家人的生活,九十九歲時,他都還能打高爾夫球、爬山,行動便捷。晚年的曹長者在健行時,每邁第一步時口念「阿彌」,第二步邁出時再念「陀佛」,一步一念,安心調息,走再遠都不累。就這樣,曹長者行佛念佛,身心安泰直過百歲之齡,一生圓滿了利益眾生的任務,更樹立了新世紀佛教徒的典範。 在曹仲植與賀雲卿伉儷的帶領下,他們的四子一女,都是虔誠的佛教徒,而且秉承家訓,子孫都在作行善布施的事務。曹仲植長者的次子國賢擔任曹仲植基金會執行長,也擔任過兩屆台北生命線理事長及創立台北華南扶輪社,克紹箕裘,傳承父志。 曹長者的四子國平說起父親時無限追懷:「父親一生的嘉言和善行,講都講不完。我們結婚時的禮金,以及母親的奠儀,全數捐做慈善。父親常說『人在做,天在看』,『多做好事心情愉快,健康長壽不是夢想。』」 小啟 曹仲植長者告別式 時間:103年10月3日(周五)早上十時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11樓 (台北市松隆路327號) 前一篇文章 智慧布施 施受同樂 下一篇文章 我們的約定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巾幗不讓鬚眉—— 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之三)巾幗不讓鬚眉—— 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之二)小小幸福再多等一些時間記憶的絲找回自己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