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大龍峒保安宮每年發給低收入戶生活補助金,領取的人數愈來愈多,年輕面孔也變多。
年輕人有勞動生產力,卻領取生活補助金,令人詫異與困惑。我也是年輕人,當然也碰過初入職場,面試不斷碰壁的挫折感,但我總以為,整體大環境不景氣、求職機會變少,不該成為找不到工作的理由與藉口。
周遭常遇到的狀況是,年輕人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甚至認為自己是大學生、碩博士畢業生,出身名校,拉不下臉去從事與學歷或薪資不符的工作。
建議找工作先不要設定多餘的前提(例如離家近,或朝九晚五的),然後調整自我心態,停止抱怨,把握先求有工作當作進入職場磨練的機會。
年輕人勤奮不怕沒飯吃,雖是老生常談,卻是不爭的事實。如果可以,何不把低收戶生活補助金留給更弱勢、更需要幫助的家庭呢?
魏世昌(宜蘭市/軟體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