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從日本、韓國到台灣,不論是哈日、韓流或台風,美少女偶像軍團、自拍照、宅男女神、爆紅素人,永遠沒有保存期限、卻不斷換季出清的熱門話題。
七年級創作者楊景翔,由此風潮得到靈感,虛擬出一個偶像團體「蘿莉少女」,揭露在閃爍的鎂光燈前,光鮮亮麗的包裝下,一連串不再美麗的焦慮不安,死也不能過氣的生存故事,一探這個世代無與倫比的美少女文化。
楊景翔表示,在日本考察兩個月裡,讓他印象深刻的,就是看到長長的排隊人龍,搶著要日本美少女偶像團體AKB48的周邊商品,這樣的奇觀,讓他萌生了這齣《蘿莉少女》的想法。
他說,在大學任教時觀察到現代社群網路的普遍,許多學生建立粉絲專頁、定時打卡上傳、分享日常生活表演性的行為,也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楊景翔觀察著這些現象,仿若人人都關進了手機、電腦,因而在舞台上製作了三個大型燈箱,《蘿莉少女》三個孤獨的靈魂,展現甜美、年輕,跟觀眾表演、獨白、在舞台上告密,甚至是互戳互鬥,流星四竄般的笑點,也走向荒涼現實世界的終點,揭露美好下的殘酷與矛盾。
舞台上三名演員,張詩盈、蔡佾玲、方意如,頭戴金色假髮,身穿粉紅色系「制服」,還有一堆Bling Bling的配件,被放置在三個大型燈箱裡,像是櫥窗裡展示的商品,燈箱上方連結了通電裝置,只要女孩說了「實話」,燈箱就會通電,發出巨大的電流聲,象徵著偶像製造與馴服的過程。
《蘿莉少女》即日起至二十一日,新光三越A11館六樓文化館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