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可緩解中暑症狀,但不可過度,只要刮到痧點出現就可停止。圖/凌筠婷
【本報二林訊】夏季炎熱,從事業務工作的三十一歲林姓女子,常需四處奔波拜訪客戶,曬得滿身大汗馬上進入開冷氣的辦公室,整天下來感覺疲乏,頭暈想吐,後頸緊繃,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中醫師張羽晴表示,「冷氣房中暑」今年夏天特別多,大多發生在二十歲到五十歲的上班族,而民眾愛吃冰品消暑,使得脹氣案例多,女性尤其明顯。
張羽晴表示,今年夏天特別濕熱,民眾曬過太陽後,體內溫度可能高達四十度,這時若是吃冰,體溫和冰品溫度差高達三十度,會阻礙體內氣流流動,形成腸胃脹氣,「很多病患來求診都說,肚子脹痛無法排氣,多天後形成便秘」,這時可以針灸和藥物協助排解症狀,或是按壓小腿骨外側「胃經」的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等穴道,有助於緩解脹氣感。
除此之外,從事業務工作的年輕上班族,「冷氣房中暑」症狀也很常見。張羽晴表示,年輕上班族平常在外拜訪客戶滿身大汗,沒擦乾就進入冷氣房,忽冷忽熱造成細胞收縮,體內熱氣排不出去,而出現後頸疼痛、頭暈等中暑症狀。
刮痧是一般人中暑時最常使用的方法,張羽晴提醒,刮痧不可過度,只要有些微痧點出現即可,否則會使體內過度排氣,中暑症狀反而會反覆出現。她建議,可在後頸擦上薄荷油或睡前用熱水泡腳,適量食用綠豆和西瓜等消暑食品,「夏天養身也很重要,不可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