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台灣有自由經濟示範區,中國大陸有上海自由貿易區,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昨天在「第一屆兩岸自由經貿區合作論壇」演講中,首度拋出我方對「兩岸區對區合作」的構想,認為兩岸可在快速通關、農業及服務業等三方面進行試點、試行的合作。
在快速通關方面,高仙桂指出,可以在食品及貨品試行簡化檢驗檢疫流程,合格產品就能享快速通關;至於檢疫機構可以兩岸合資成立新公司,或透過委託第三方檢疫。我方也希望透過示範區建立藥品及醫材輸往中國特區的綠色通道,縮短業者臨床試驗、審核認證至上市審批時程。
她表示,台灣水族活體如輸往大陸需進行留置觀察三十天,以致水族活體存活率明顯降低,我方希望爭取縮短水族活體檢疫流程,或在台灣農科園區內進行隔離檢疫留置後,再運至中國大陸。
農業方面,高仙桂認為,目前台灣畜禽廠商取得輸入大陸的廠商只有五家,我方希望以區對區合作,讓示範區的畜禽加工產品輸入中國市場;並透過農業加值,台灣利用中國豐沛農業原料,加工加值後行銷國際。
在服務業方面,高仙桂希望強化兩岸金融業務合作,及解決電子商務在中國網路遭遮蔽的問題。她說,台灣現在有很多人民幣存款,但去化管道不多,希望仿照昆山模式,研議讓台灣示範區的子公司可與母公司進行人民幣借貸活動;電子商務部分,經我方審查通過的示範區電子商務業者,能以指定試點方式,在中國免受網路遮蔽,「不然根本做不了生意」。
高仙桂說,區對區可能合作模式僅由台灣相關部會討論過,僅有初步構想,未來希望有機會與大陸討論,「內容當然對我們很有利,不過在談判時我們會拿出清單,點出最大要求,相信對岸也會抵擋,我們會根據各部會意見,想想可以往哪個方向去做」。
大陸上海市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姜樑則說,上海自貿區已提出今年的負面表列清單,並提出三十一項新開放措施,而服務業、金融業等產業都是台資企業優勢所在,隨著上海自貿區開放創新空間擴大,將提供台資參與大陸建設、陸資參與台灣建設更廣闊的機遇。也希望能透過「兩岸兩區」牽線搭橋,推動兩岸企業到兩區投資就業,打造兩岸經濟合作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