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六十五個團體連署發起的「巢運」,昨天在二十五年前「無殼蝸牛運動」夜宿地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舉辦巢運啟動記者會,將在發起夜宿仁愛路活動,也將積極推動立法,當年的「蝸牛」也來共襄盛舉。圖/趙文彬
【本報台北訊】無殼蝸牛運動再起,「巢運」進化啟動!公民團體昨天舉行記者會,除了提出五大居住改革訴求,並宣布將號召萬人在十月四日夜宿全台地價最貴的台北市仁愛路三段,即帝寶豪宅所在地,要求政府出來面對「居住不正義」。
公民團體代表昨天聚集在忠孝東路四段、二十五年前無殼蝸牛夜宿的戰場,高喊「滅金權、爭公平」口號,巢運發言人彭揚凱宣布「無殼蝸牛全面進化,啟動新世代巢運」,第一項活動是在十月四日、聯合國世界人居日前的周末,號召不房奴、無殼蝸牛們重回街頭,用具體行動要求政府正視高房價問題。
宣布「巢運」啟動,並宣布推動「五大居住改革」的倡議修法工作,列為二○一六年總統大選前的核心任務。「五大居住改革」包括居住人權入憲,終結強拆迫遷;改革房產稅制,杜絕投機炒作;檢討公地法令,停建合宜住宅;廣建社宅達百分之五,成立住宅法人;擴大租屋市場,制訂租賃專法。
當年發起無殼蝸牛運動的李幸長,昨天也到場傳承無殼蝸牛精神。他指出,要解決高房價其實很簡單,就是實價課徵土地增值稅,落實一百年前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漲價歸公」。
巢運發起團體包括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台灣勞工陣線、台灣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聯、台灣社會福利總盟、伊甸基金會、崔媽媽基金會、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公平稅改聯盟、房市改革行動聯盟、台灣居住正義協會、無殼蝸牛聯盟等,目前已有六十五個團體參與。
對於巢運的訴求,內政部回應指出,未來十年內社會住宅將達到三萬四千戶、租金補貼六萬五千戶,並將持續健全住宅租賃市場、推動不動產交易透明化措施,內政部也已獲行政院支持,將推動「均衡城鄉發展方案」,增加鄉鎮的就業機會,透過均衡城鄉發展,疏緩鄉村人口擁向都市,解決都市居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