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陳昇、阿VON呼籲四十歲以上民眾應天天量血壓,才能早期診斷高血壓,早期治療。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你今天量血壓了嗎?」國人每天平均工作超過十小時,尤其中壯年愈忙、血壓愈高。新寶島康樂隊團知名藝人陳昇、阿VON受邀拍攝高血壓公益影片,昨與醫師同台,提醒國人別再「裝無感」,忽視「血壓管理」將付出健康代價。
台灣高血壓學會與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昨日共同發布「國人血壓認知行為調查」,發現四十歲以上民眾,逾七成為高血壓風險族群,換算全台有六百多萬人需做「血壓管理」,但是卻只有約兩成國人每周量血壓,天天量血壓者則不到一成。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醫師指出,這項「國人血壓認知行為調查」六月間於超商隨機測量三百名四十至六十四歲中壯年男女的血壓,發現在自認血壓狀況良好的民眾,竟有三成七民眾血壓值偏高。
調查進一步詢問,血壓偏高未就醫的原因,四成民眾認為「只是一時偏高,不會真有高血壓」;兩成一認為「沒有不舒服不需要看」;兩成一「怕看醫師要吃藥」;一成六回答「太忙沒空看」。
放任不管 持續惡化
詹鼎正表示,英國一項研究顯示,高血壓性疾病高居全球「可控疾病因子」中導致殘障及死亡人數之首。若有高血壓家族病史、平日高油高鹽、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符合上述其中一項危險因子,即屬「高血壓風險族群」;四十歲以上民眾,平時如有頭痛頭暈、肩膀痠痛、視力模糊等疑似高血壓症狀,應特別注意血壓管理,放任不管將持續惡化。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陳文鍾指出,主計處統計國人每天平均工作十點八小時,卻不願意花十分鐘坐下來好好量血壓,用忙碌、無感當理由,持續自我感覺良好而不願意正視自身健康狀況,長期下來將陷入高風險的「惡性循環」。
陳文鍾說,門診曾有五十出頭工廠老闆,因持續頭痛頭暈而確診高血壓,治療期間常因忙碌或感覺良好而自行停藥,導致血壓不穩定,終因腦中風、右半身癱瘓伴隨失語症,導致事業人生停擺。
反觀另一位七十歲退休主管,罹患高血壓十五年來,確實遵守醫囑,每天力行早晚量血壓、準時用藥及運動,老當益壯,現在常跟兒孫出國遊玩、享受退休生活。
有鑑於國人力行血壓管理比例偏低,高血壓學會和千禧之愛基金會邀請新寶島康樂隊團拍攝公益短片進行宣導。
不諱言早已是中年「歐吉桑」的陳昇,強調熱愛運動的他除了每天游泳,也力行「白天騎單車、晚上量血壓」,同時發下豪語:「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繼續唱歌、一路搖滾到九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