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市隨筆 打開咖啡館的門

朱玉昌 |2014.08.10
1938觀看次
字級

文/朱玉昌(資深出版人)

談咖啡書,不得不提奧地利作家彼得‧艾頓柏格(Peter Altenberg);不得不提張耀。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第一次接觸到這句彼得‧艾頓柏格的名言,是在《打開咖啡館的門》這本書的校稿上。作者張耀,是個既有品味又特別的人,清楚記得,在新書發表會上,他的話不多,放了一盤與書籍內容相關的各色歐陸咖啡館幻燈片後,他說:「其實我沒太多好說的,主要是讓大家看看這些最貼近歐陸人生活的照片,從照片裡感受他們的自在,如果,你翻越一座山,或跨過一條河,進到不同國度,就會明顯感覺到差異,尤其在咖啡館裡,不同民族性展露無遺。」

隨後停放了二張幻燈片,一張是巴黎左岸街頭隨處可見的露天咖啡座,畫面裡一群熱情的人,有人面對鏡頭;有人聊天,甚至擁吻,毫不怯情,另一張則是義大利巷弄間小門深閉的咖啡店,有明亮的招牌,門前卻一派清冷。他接著說:「法國人在咖啡館,無論做什麼,總是擁有燃燒不盡的火辣辣熱情,巴不得昭告天下,讓全世界在那個時間點,同享他們的雀躍之心。而義大利人,當走進咖啡店的那一刻開始,那就是完全屬於他們私密性的空間,謝絕外界一切打擾。」

這場發表會,讓現場媒體記者朋友與參與活動的工作者開了一次眼界,一場新書會居然可以導引到這麼純粹質樸,講者可以那麼一派輕鬆瀟灑,卻簡簡單單抓到了每一個人貧乏下想知的焦點,也讓張耀布爾喬亞式的雅痞之名,迅速在台北藝文圈內傳開,而且受到歡迎。

那個年代,台灣市場還沒有星巴克,真鍋咖啡也才剛剛帶動一陣茶飲外的咖啡暖場熱潮,對於咖啡知識自然有限,遑論圖書市場裡咖啡書籍荒蕪的情況。一九九五年張耀以德國媒體記者長期探索報導咖啡歷史的專業身分,將西方精緻多元的視覺編輯風格,強力參與在中文書本的出版技術上,這種圖文包裝形式雖非首創,卻為台灣咖啡書、咖啡市場掀起不小波瀾,或更進一步對整體生活書籍類型出版者起到指標性的仿效作用。

姑且不談曾想找作者代言的咖啡品牌和相關產品,純就書籍而論,當時書籍市場平均價格約合新台幣一百八十元,這本定價為三百二十元的《打開咖啡館的門》,年度銷售量卻足足破了三萬本,由此不難看出魅力的所在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