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抗震希望小學」裡有教室、多功能室、宿舍、餐廳等,可容納五百多名學生。圖/新華社
【中新社電】中午一點半,在雲南魯甸地震震央龍頭山鎮中心小學操場上,剛搭建好的抗震希望小學板房教室,六名希望社工為當地孩子上災後的第一堂課。
中午一點,龍頭山鎮中心小學安置點的孩子開始陸續來到板房教室,約十八坪大的教室很快擠滿了一百多名孩子,社工指揮孩子圍成一個大圓圈開始玩遊戲。
「首先我們記住這樣幾句話:親愛的,你真棒;很高興認識你;認識你很高興;有你真好。這幾句話對應不同的數字和手勢,一會我說數字,請大家比手勢好嗎?」中國青基會社工邱振銘站在圓圈中心大聲向孩子講解著。
在邱振銘的口令下,孩子一邊移動腳步,一邊向身旁的夥伴大聲喊出剛學到的遊戲口令,整間教室頓時充滿笑聲。
七歲的廖清全是龍頭山鎮中心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個子不高的他總是衝到最前面,臉上一直掛著笑容說:「真是太高興了,老師帶著我們一起玩,那麼多小朋友在一起。」八歲的鄭升福也高興地說他學會了,「現在我每次遇到小夥伴,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真棒』。」
課程大約上了二十分鐘之後,教室裡的氣氛愈來愈熱烈,聞訊趕來參加的孩子也愈來愈多,原來在教室裡看著孩子上課的家長不得不退出教室,讓後來的孩子能夠進去。
在場的一位家長感動地說:「今天是孩子最開心的一天,他真是被嚇壞了,一連幾天都沒怎麼說話,住進帳棚看動畫片也沒有那麼開心。今天來到這裡,知道九月可以在這裡上課,又和那麼多小朋友在這裡玩遊戲,看他真是高興壞了。」
「我們今天第一課的主題是讓孩子們轉移注意力,學會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和自我鼓勵。」邱振銘說,「通過這樣的課程和遊戲,讓孩子的內心建立信心。孩子是我們的未來,要讓歡笑使他們從災難中走出來,讓他們知道生命的珍貴,讓他們知道經歷過災難後生命將變得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