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廣才
有部感人電影《Free Willy》,台灣譯為《威鯨闖天關》。故事是說一隻叫威利的小殺人鯨,被漁夫捕獲,送到一個主題樂園受訓,但牠一直無法適應新環境,訓練很不順利。這時,威利與小男孩傑西相遇,成了好朋友;傑西教會威利表演,辦到了訓練師做不到的事。
但傑西後來發現,樂園老闆想害死威利領保險金。傑西決定拯救牠,經過連串驚險,威利終於回到大海,重獲自由。殺人鯨在小男孩指引下,縱身起跳,衝出海面,飛越護牆的那一幕,不知賺了多少人的熱淚,也為華納電影公司賺了大把鈔票。
片中主角殺人鯨,本名叫凱哥。牠二歲被捕,先在加拿大海洋公園受訓、表演,後來被轉賣到墨西哥海洋公園。華納公司所以看上牠,是因墨西哥人的要價便宜。沒想到,凱哥一片爆紅,吸引媒體跑去墨西哥採訪,這才發現,殺人鯨大明星住在狹小又含有化學物質的人造海水池,罹患嚴重皮膚病。
凱哥的命運和電影中的威利幾乎一樣,但威利在電影裡是獲得自由,而真實世界的凱哥不但沒有自由,還過著不人道生活。消息傳開,看過電影的小朋友都很生氣,他們寫信去電影公司抗議;小孩的憤怒像巨浪一樣,一波波湧進電影公司。
華納公司不得不向正義聲浪低頭,宣布拿出二百萬美金籌募「凱哥野放基金」,掀起「一人一元救威利」的運動,成功募到一千萬美金,在美國奧勒岡州新港市,建造一個天然海水的中途之家,為野放凱哥做準備。
凱哥遷移前,墨西哥海洋中心還為牠辦「告別演出」。全場擠進爆滿觀眾,小朋友都來為牠送行。妙的是,凱哥好像也知道即將告別舞台,演出特別賣力,尤其在跳高項目,牠一次比一次跳得高,觀眾為之瘋狂。
運送凱哥的重任由美國空軍負責;夜間出發,預計日出前抵達新港市,否則白天的溫度會害死離水過久的凱哥。
沒想到在機場,起重機忽然卡住故障,可憐的凱哥被吊在半空中。工作人員一邊不斷地在凱哥身上潑水,安撫牠的情緒;另一邊拚命搶修,一陣手忙腳亂,好不容易才解除狀況,把凱哥送上飛機,但是已耽誤很多時間。
飛機全速前進,終於在一月七日凌晨日出前,安全降落在美國奧勒岡州。從機場到新港市的沿途,一路上站著新港市男女老少,他們在微光細雨中,開心歡迎凱哥到來。
寫到這裡,想起那幕,總讓我熱淚盈眶,喉頭顫動。以勢利為尚的娛樂工業,也擋不住善良純真的力量,向兒童讓步,向良心低頭。不只讓一隻殺人鯨自由,也讓我們看見人性不只有光輝,還有力量。
殺人鯨不知是誰想的名,其實牠不殺人,也不是鯨,是海豚類。
凱哥後來遷移到冰島專門為牠建造的中途之家,訓練牠野放。專家雖找到牠的原生族群,但幾次野放,牠都無法融入殺人鯨群,總是游回人類為牠建造的家。最後牠在二○○三年因肺炎去世,年齡二十七歲。
(作者為格林文化出版社發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