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青年署署長羅清水(二排左三)、宜蘭家扶中心主任謝曉雯(二排左四)與宜蘭國際工作隊青年義工在彩繪牆前合影。圖/教育部提供
【本報台北訊】宜蘭家扶國際工作隊獲教育部青年署補助,號召來自法國、日本、西班牙等十國青年義工,上周前往宜蘭悟元園區,發揮創意將自己國家的問候語「你好」與傳統服飾,彩繪在社區牆面,讓原本冰冷單調的水泥磚牆,變成會「說故事」的跨文化公共藝術。
「希望讓各國不同的風俗文化,在台灣留下印記。」宜蘭家扶中心主任謝曉雯表示,各國青年義工日前到台灣,他們就請義工先想好要畫在牆上的構圖,隔天再到現場作畫。大家卯足全勁,深刻描繪自己國家傳統服飾特色,人人都是大藝術家。
最後一天結業式,青年義工製作家鄉料理與大家分享。謝曉雯指出,義工瞬間變身「推銷員」,熱情介紹如何正確食用自己國家料理,例如品嘗西班牙燉飯時,一定要加醬料,才是最道地吃法。還有很多外國人看到台灣料理的內臟,都避之唯恐不及,嚇到連碰都不敢碰。
謝曉雯分享了令她印象深刻的小插曲,她說,結業式當天剛好是父親節,有位日本青年製作完味噌湯後,突然消失很久,所有人都在找他,最後發現,日本青年一個人躲在角落;詢問後得知,因他為了來台當義工,已離家三個多月,他一邊做味噌湯,一邊想念日本的父親,才會悲從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