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辣辣的陽光讓年輕人卻步,面臨勞工難尋窘境。圖/小許
到了夏天,許多公共工程被迫停擺。彰化縣自然生態教育中心興建工程找不到工人,連續五次流標;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蘭陽院區興建工程也拖了快一年仍未完工。廠商嘆「生意難做,連公共工程都要看天吃飯!」
不只建築營造,像是舖柏油修路、或是園藝工作等,都得在大太陽下工作,晒到汗流浹背,年輕人吃不消,就算日薪二千元,依舊找不到工人。
彰濱工業區慶安水道遊憩區去年興建自然生態教育中心,經費一億二千萬元,今年四月起連續發包四次都流標;即使縣府修改設計、延長工期,最近第五次上網招標仍乏人問津,一問之下,原來是廠商找不到工人,不敢投標。
前年三月動工的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蘭陽院區主體工程,原定去年底完工。負責監造的世曦工程顧問公司表示,宜蘭縣房地產建案增多,加上蘇花改建工程在進行,建築工人搶手,雖已經提高薪資,也找不到足夠人手。
一位板模工說,道路工程要刨除路面、鋪柏油,工作現場高溫,烈日下更是熱上加熱;洪姓包商無奈地說,現在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資深工人在做。「做一天有三、四千元,也沒年輕人肯來,」桃園市一家承包鋪路的包商說,人找齊了,才敢去標工程。
園藝也面臨年輕勞工難尋窘境,田尾公路花園形象商圈創會總幹事許再生說,做園藝一定會曬太陽、淋雨,「台灣田園產業雖有潛力,但火辣辣的陽光讓年輕人卻步,就剩老工人咬牙苦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