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發揚普渡的真精神

 |2014.08.05
1731觀看次
字級

農曆七月是中元普渡祭祀的日子,許多人準備供品都盡量澎派豐盛,讓好兄弟好好享用一年一度的流水席。今年中元普渡讓人情緒複雜,一方面物價騰飛,讓許多準備祭祀供品的人大傷荷包,準備少了,好像對不起祖先和好兄弟;祭品準備多了,不是大吃大喝,就是擺放到過期浪費了。

中元有感念過往眾生的精神,一年一度普渡是表示大家不忘本;追思往者,更應關懷眾生。目前許多人正面臨,吃了一頓,還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如大家在祭祀或生活上節約一點,善用食物資源,就可以讓許多人分享食物。

如我們細心去檢視日常生活,就會發現商業社會浪費了許多食物資源。在市場運作下,浪費食物一大原因就是過度市場取向。許多農產品在採收時因為外型不夠大,不夠美,顏色不夠鮮艷,消費者可能不愛,市場價值不高,就被當垃圾丟棄或作堆肥。或者在市場為了讓蔬果看起來更誘人,往往過度剝除有蟲蛀枯黃的外葉,讓蔬果賣相更佳,易於銷售。

這些醜蔬果雖然色相不佳,但是營養和口味都不差,提供給需要的人足夠他們維生飽足。法國展開了醜蔬果搶救計畫,法國第三大的連鎖超市Intermarche特別針對「不上了檯面」的蔬菜水果推出「醜蔬菜水果計畫」。買下原本會被丟到垃圾桶裡的蔬菜水果,放到超市的架上,擺在「賣相佳」的蔬菜水果旁。提供處理過的「醜蔬果」免費試吃,「醜蔬果汁」免費試飲活動,讓人們相信其貌不揚的蔬菜水果,其實一樣好吃,並以七折的折扣鼓勵。這個巧思不但避免了食物的浪費,減少了農夫的生產負擔,也讓門市的銷售量成長了百分之二十四!

美國洛杉磯灣的收穫村莊,有義工專門幫小果園和家庭採收水果,並媒合農園將過多的農產品送給慈善機構。種植者為過剩的農產品找到出路,幫助他人,不造成浪費。另一方面,也讓慈善團體獲得新鮮的免費食物,去幫助需要的人。

台灣食物銀行的觀念正興起,許多城市和社區都設有食物銀行,讓人將多餘的食物捐到食物銀行,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取用。如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南機場社區就設立「臻佶祥幸福食物銀行」,提供社區中低收入戶和獨居長者以點券交換食物或日用品。

如果農人、市場或超市能建立機制,將較低市場價值的醜蔬果捐給慈善機構或是提供給食物銀行;或是民眾將普渡祭祀多餘的食物捐給慈善機構或食物銀行;透過社區發送給中低收入者或是有需要者,讓中元不浪費,物盡其用。逝者普渡,生者感恩,這種惜物厚生的作法會更符合中元普渡的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