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行使監委提名同意權,讓人瞠目結舌的不是「十一人落馬」的數字,而是執政黨大崩盤。
事隔兩天,顯然相關各造沒有沉澱,也無修補跡象,馬總統決定監委補提名,雖然這是憲政慣例,也是總統職權,但僵局勢必更膠著。
國民黨立委捍衛國會自主,不管事後歸納「挺王派」集結是個關鍵,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上屆監委雖繳出不少成績,但諸如「看報辦案」、「好大官威」引發爭議更引人注意,尤其前院長王建煊多次指責監院與委員互槓,發言廢除監院等,更讓社會看笑話。
攤開提名名單,雖不能說「被提名者多非清流」,但可確信「清流不敢出任」倒是事實。這樣的提名名單,讓跑票可辯解的空間增大。
黨主席跛腳,不思經營黨的戰力,不去培育人才,只在小圈子裡挖一些「氣質相近、臭味相投」的人進用,造成黨部近親化,以致戰力衰退、孱弱。
至於民進黨,以反對黨立場反對執政黨意志很合理,尤其這份拿不出手的監委提名名單,更是趾高氣昂,馬總統缺乏誠意相待,綠營沒必要給馬留面子。
當馬總統的支持度低到不行,更增加了匯聚反馬的正當性,在「逢馬必反」的基本訓練下,這回大開大闔地與藍營聯手,刷掉馬總統提名人選,自屬必然。
此刻的台灣已經沒有任何可再磋跎的籌碼,經濟、教育、生產環境、國際競爭……,幾乎每個環節都岌岌可危,哪還有再對陣、對幹的餘裕?
如果心裡還有「人民是頭家」的認知,就請放下激烈的廝殺,至少動作不要那麼血腥,人民只有想好好過日子的卑微請求。
卓亞雄(台北市/台大新研所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