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梅惠(左)透過勞動部勞動力雲嘉南分署「明師高徒計畫」媒合,技藝傳承身障青年莊義賢。圖/林伯驊
【本報嘉義訊】來自台東布農族三十八歲的邱梅惠,嫁來阿里山後,成為皮雕藝術家,透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明師高徒計畫」媒合,將手藝傳給同部落二十八歲的身障青年莊義賢。
邱梅惠二十歲時,與鄒族丈夫戀愛結婚後,希望自己也有一技之長,參加社區大學皮雕課程,天分加上勤奮自學,搖身一變成為皮雕老師,成立「金皮雕工作室」九年多,作品也都上網販售。
莊義賢十八歲時因工作時車禍,不幸失去左腿,一度意志消沉,因缺乏一技之長,工作難尋,透過雲嘉南分署阿里山就業服務台陳詩韻牽線,今年年初跟著邱梅惠學做皮雕,僅四個月,成品已經能放在網路上供選購,重拾生活重心。
「我沒什麼天賦,但肯學。」莊義賢說,只要一有空,他就到邱梅惠的工作室練習。他表示,未來想推動皮雕藝術。
雲嘉南分署表示,「明師高徒計畫」以一對一或一對二師徒制技藝傳授,使十五至二十歲非在學待業青年,習藝後投入就業市場,配對項目有傳統技藝、農林漁牧、機動車輛維修等二十五個職類。媒合成功,師傅每月可領指導費五千元,徒弟每月可領訓練津貼一萬元,最長補助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