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氣候特別炎熱,乳牛產乳量大減,苗栗造橋鄉代表會主席陳裕福前兩天為自家農場加裝電扇、噴水設備,替牛隻降溫。圖/張裕珍
【本報綜合報導】日頭赤燄燄,乳牛跟人一樣都熱「暈」了。近日各地氣溫飆升,導致牛群食欲不振,泌乳量大減,為了讓牛群有沁涼感,酪農戶全天候加開電扇、噴水設備伺候牛群。然而面對高居不下的電費,成本開銷增加,酪農戶叫苦連天。
苗栗縣四方牧場自產自銷,養了兩百八十多隻牛,牧場主人蔡南說,七月以來熱又悶,「牛幾乎吃不太下,草料剩下很多」,加上去年苗栗以北牛隻染上流行熱,部分牛隻死亡,連帶影響今年奶量,「夏天少了三成左右」,比往年慘。而彰化、雲林兩個養牛大縣情況稍好,夏季生乳約減產一成。
為讓牛隻能有胃口多吃點草,增加生產力,四方牧場牛舍處加裝電扇、滴水設備,二十四小時運轉,今年更新增噴霧設施,隨著風扇陣陣吹拂水霧,增添牛舍沁涼感,蔡南說,「希望牛都能感到舒適,好好躺下來休息。」
蔡南說,雖然盡力替牛舍降溫,但目前估計牛隻泌乳量約少了三成左右。由於夏季鮮乳產量不比冬季,牧場額外加工製作的起司、冰淇淋等副產品,已停止生產,現在「全力供應鮮乳為目標」;他也坦言「目前仍屬減量供應」,按比例減少配送。
苗栗酪農戶共十一戶,多集中在造橋鄉,有「牛奶的故鄉」美名。造橋鄉代表會主席陳裕福養牛二十多年,他也發現這幾年受溫室效應影響「實在有夠熱」,牛舍雖位處山頂,環境涼爽舒適,但兩年前也不得不添購風扇、滴水設備降溫。
「環境太熱,牛還會流產呢!」陳裕福說,牛像人一樣,很怕熱,尤其體積大又壯,常見牛張嘴「呼吸」,如果太熱可能還會影響生產狀況,所以散溫設備裝設勢在必行,才能盡力供應生乳,電扇、滴水設備都是基本要求。
開銷逐增 投報率低
不過夏季電費高漲,陳裕福說,整個冬季電費開銷約兩萬多元,但夏天使用高馬力風扇,九台風扇「二十四小時不能停」,累積金額很可觀,一個月就要多花兩萬元,讓原本就因原物料上漲,咬牙苦撐的酪農戶叫苦連天。
「夏天電費貴,實在開銷很大。」造橋鄉酪農戶葉皓東也直言「養牛沒利潤」,投資報酬率很低,每逢夏天還要想盡辦法幫牛消暑氣,靠著吹電風扇、澆水細心「呵護」,電費一個月也多了兩萬元,實在是吃不消。
陳裕福說,牛乳夏天量少,收購價約一公斤三十元,雖比冬天高出十元,但這是公定價格,近年來成本開銷愈來愈大,收購價也沒跟著提高,酪農戶實在沒什麼多餘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