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水族寫水書 二千年文字活化石

 |2014.07.12
1543觀看次
字級
【圖片故事】貴州省榕江縣縣仁里水族鄉,原本由水書先生代代相傳的水族水書開始開課傳授。
民眾在山西博物院參觀一本清代水書。被學界認為瀕臨失傳的水族水書是至今仍使用的象形文字,備受關注。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特展日前在山西博物院會展中心舉行,展示了中國大陸五十六個民族、近五百組民族服飾、語言文字、婚俗等展品,其中,被學界認為瀕臨失傳的水族「水書」,特別受到關注。

水族,是中國大陸少數族群中的一族,主要生活在黔桂交界的龍江、都柳江上游,貴州省黔南州三都縣是唯一的水族自治縣,而除了三都縣,貴州荔波、獨山、都勻、榕江、丹寨、雷山、從江、黎平等地也是水族人的居住地。

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水族水書,是至今仍在使用、為數不多的象形文字之一,形狀類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來記載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等文化信息,從右到左直行豎寫,無標點符號,有「文字的活化石」之稱。由於過去都是透過「水書先生」代代相傳,並不完全具備字音對應、獨立成文的功能,使得水書的保護困難。

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韋榮慧說,「水書」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受到世界語言學界的矚目,吸引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為保護這一瀕臨失傳的古老文字,大陸早在二○○六年就將「水書」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還特別成立了唯一一家水書習俗傳習所。

這個「水書」就開在貴州省榕江縣仁里水族鄉黨民小學裡,暑假期間,由當地水書先生姚勝利為學生和婦女上水書課。「現在是農閒季節,又是學生放假時間,召集學生多學點水書,我們的民族文化傳承才有希望。」姚勝利說。

事實上,這個神祕的「水族」,不僅「水書」引人注目,據新華社報導,每年七月,水族也會舉辦重要的「卯節」,帶動了當地的觀光。

卯節,水語稱「借卯」,意為吃卯,又稱「歌節」,是古老的「東方情人節」。水族人認為,過節逢辛卯預示著風調雨順,人壽年豐。這個節日的日期依據水族歷法推算而來,在水歷九、十月(農歷五、六月)內的卯日分四批過節,水歷十月是「綠色生命最旺盛的時節」;辛卯日則是「最順遂的日子」,是過節的上吉日。

每逢卯節前夕,水族人會像漢族人過年一般,開始動手灑掃庭院,打掃衛生,將陽塵撒放稻田裡以殺蟲。寅日為年終除夕,這一天要認真清掃房屋院壩,並祭天敬祖,準備豐盛佳餚款待賓客。過卯節的村寨,會敲起銅鼓、皮鼓,或唱起陣陣歌聲,入夜不止。由於水族世代擅長農耕,以種植水稻為主,卯日當天,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習俗,就是舉行盛大的祭稻田儀式,祈福五穀豐登,來年好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