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大學生近年來互動頻繁,去年九月,由台灣學生創辦的WikiUrSchool(大學升學百科)網站舉行「畢業生人力規畫」暨「紅樹林計畫」活動也在北京啟動。
【本報綜合報導】近年來兩岸大學生互動愈來愈頻繁,彼此除了到對岸求學、參加競賽,暑假來臨,大學生更熱中到「對岸」參與夏令營。
據中新社報導,日前第三屆「百名台灣大學生八閩行」夏令營已在福州開營,總計有三十二所大學院校一百一十六名師生參加。活動走訪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廈門五地,參訪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等,還參觀福建歷史文化名勝——福州三坊七巷、林則徐紀念館、馬尾船政博物館、湄洲媽祖祖廟、閩台緣博物館、南靖土樓和鼓浪嶼等,並且與大陸十五所大學院校的學生做聯誼交流。
政治大學教育系三年級學生陳寧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作為台灣新生代,我對大陸的感覺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這是祖先生活過的地方,一草一木、人文習俗與台灣那麼相似;陌生是因為這次參加夏令營的同學幾乎都是第一次踏上福建乃至大陸的土地。所以,我很期待透過這次行程了解故鄉的過去與今天。」
在開營典禮上,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黃紅武表示,藉由這次活動,想讓台灣大學生更深刻感受到閩都文化、媽祖文化、客家文化和閩南文化。
承辦單位之一的台灣木鐸學社理事長陳漢強則說,「我是土生土長的福建龍岩人。在十歲那年遷居寶島,親眼見證了兩岸從戰火紛飛到如今民間文化交流飛速發展。年輕人是兩岸關係的未來,只要兩岸年輕人彼此不感覺陌生了,有認同感了,兩岸就一定能實現和平發展。」
補助費用 大受歡迎
台灣大學院校學生到大陸參加夏令營,大多由邀請單位負責食宿和參觀費用,個人只須自行負責機票、保險和簽證費,對於尚未有經濟能力的學生來說,減少了負擔,因此,每年吸引許多大學生爭相報名參加。
而除了福建省,廣東省湛江今年繼續舉辦湛台大學生夏令營,由台灣師範教育學會理事長吳清基帶領,這個夏令營從二○○八年舉辦以來,今年是第六屆,是兩岸青年學生加強交流、增進友誼的知名活動。
根據中新社報導,今年的活動自六月底開營,台灣有五所大學包括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立大學、台中教育大學、屏東教育大學和台南大學,大陸則有嶺南師範學院、廣東海洋大學兩所,一共三百多名學生參加。
嶺南師範學院院長羅海鷗表示,目前,嶺南師範學院已經和台灣十所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每年派到台灣訪問學習的師生超過一百人次。
今年湛台大學生夏令營還舉辦了「兩岸教育專家暢談教育人生」論壇,邀請兩岸教育界人士丁鋼、吳清基、吳鐵雄、陳伯璋等一起出席,其中,吳清基說︰「教育是一種愛心的志業。教育無他,唯愛和榜樣。」而學生也以「創青春.係兩岸」為主題,討論教育創新,分享大學生創業的經驗。
除此之外,今年的活動還有沙灘體育活動和參觀行程,走訪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遺址、雷祖祠、三元塔、雷州博物館等文化古蹟,以及湖光岩風景區、湛江台資企業、中澳友誼花園、金沙灣廣場等。台灣師範大學一名陳同學說,這是她第一次來到湛江,處處感到非常新鮮。
就業列車 吸引精英
在各類大專生夏令營中,也有「台灣精英看廣州」之類活動,只邀請三十六名碩士學位以上學生參訪,用意在於了解當地就業環境。
今年參與的學員包括台大、交大、中山大學、成功大學、東海大學等十四所大學研究所,活動內容包括參訪廣州開發區昂寶電子公司、科學城展廳、香雪製藥、康師傅公司,並與廣州開發區組織部人才工作處舉行人才政策座談。
除此之外,參訪廣州本田黃埔工廠、中山真善美企業、中山翠亨村孫中山故居和黃埔軍校等。
廣州市台聯會長鄭廣台對記者說,非常樂意促成台灣青年搭乘大陸快速發展的經濟列車,分享共同發展帶給個人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