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天公布的「台灣青少年身體形象與整型態度調查」報告,指出百分之三十四點七的少女和百分之十的少年對外表不滿意,專家表示,青少年對外型的認知,受媒體影響最大,希望國人不要單從外在評價建立自己的價值。
兒盟針對國高中(職)生進行調查,得知年紀愈大的青少年愈不滿意自己的外在,多數男生認為自己太瘦,而女生則認為自己太胖。進一步分析,男生最不滿意肌力、腿和腰腹,女生不滿意腿、腰腹和膚色,自認美女要符合腿很長、皮膚白和「雙眼皮」。男生眼中的帥哥條件,第一是「身高超過一百八十」,要有「六塊肌」和「鼻子挺」;女生眼中的帥哥條件,第一要鼻子挺、其次身高超過一百八十,第三還是要有雙眼皮。
超過三分之一的男生認為外在美比內在美重要、百分之六十三點七表示外表好看的人較讓人喜歡。雖然衛福部明文禁止醫師對未成年人做整型行為,但考慮整型的青少年仍有一成三,女生想整型及接受侵入性美容手術的比例均較男生高。
詢問青少年對整型的態度,逾四成六認同人可以因想變好看而整型,逾二成四認為整型的好處大過風險,並且超過半數覺得整型並非不是沒自信的人才會做的事。
整型醫師蘇茂仁表示,任何手術或外力整型都有風險,也可能影響到正常發育,很多個案長大後都後悔。兒盟為此發起「新美感運動」,呼籲媒體環境建構「多元美」,不要只透過化妝、燈光、修圖技術強力放送美感標準;大人也要鼓勵「健康美」;更重要的是青少年應培養愛自己的「自信美」,不要追求他人設立、難以達成的美,而該發掘自己的美好和優點,學會欣賞自己的獨特之處,尤其拒看嘲笑他人外表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