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導演楊力州睽違逾十年,再度推出電視紀錄片《看不見的島》,將焦點擺在離台北市最近,卻被遺忘了五十年的「島」。楊力州近年作品以「邊陲」為共同命題,這次主要放在城市邊緣「社子島」,是被「視而不見」的小島。公視將於今晚十時《紀錄觀點》節目首播。
公視國際部經理林樂群表示,《看不見的島》係公視與NHK「亞洲首都系列」節目合製紀錄片,藉此機會,讓台灣紀錄片再度登上國際。
楊力州表示,台北市有個被兩條河夾住的島嶼「社子島」。因一九六三年的「葛樂禮」風災後,政府一連串的防洪築堤計畫,將小島與繁榮的城市間,以防波堤隔絕了五十年。
三年前楊力州因為拍戲,第一次到台北的社子島,當時因他遲到,他撥電話請攝影師先到附近的便利商店等,「沒想到那邊連一間二十四小時便利商店都沒有」讓他留下深刻印象。「三年後我再度來到了社子島,卻發現三年來這裡沒有任何的改變,時空就像被凍結在五十年前一樣。」楊力州說。
社子長期禁建,島上沒有便利商店,卻有著三百多家中小型印刷廠,六、七間資源回收場,也意外保留許多古蹟及陣頭文化。在《看不見的島》中楊力州記錄一群孩子十五歲國中畢業的夏天,有一個關係著他們、甚至全台灣未來的事情發生,社子島人們的命運被大環境所牽絆,而對自己的命運,他們卻無力改變。
楊力州在片中表示「從前我們不在乎社子島人的命運,現在在城市及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只要打著經濟發展的大旗,可以改變弱勢的生存環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