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歌王 文夏 以台語歌連結兩代台灣人共同記憶 文/記者阮愛惠 圖/記者邱麗玥 |2014.06.22 語音朗讀 77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二○一二年金曲獎頒獎典禮上,文化部長龍應台(右)頒發特別貢獻獎給文夏。 文夏 太太文香(右)日日跟隨在文夏身邊,同甘共苦、同舞同歌。 「文家班」的音樂人將齊聚一堂,舉辦演唱會向文夏(中)致敬。 說到歌手文夏,三十歲以上的台灣人幾乎都知道他;他創下了好幾個「台灣第一」的紀錄,例如第一位組樂團的歌手、灌錄最多唱片的歌手、最早巡迴全台演唱的歌手、KTV點唱、作品翻唱率最高的歌手……可以說,只要談到台語歌,就一定會提到文夏。 文夏是目前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寶島歌王,堪稱是國寶級台語歌手;他為走過打拚年代的台灣人,帶來音樂的歡愉與文化啟發,更連結了兩代台灣人對台語歌的共同記憶。 出生於一九二八年的文夏,高二那年與台灣歌謠著名作詞家許丙丁合作,寫了生平第一首歌曲〈漂浪之女〉,推出唱片後,七十年來,文夏走過台語歌和台語電影最風光的年代,也經歷了台語歌被嚴酷打壓的黑暗時期;他見證多位歌唱巨星升起、殞落;也曾被不同世代的音樂人一再檢驗和對照;然而不論時代如何流轉,流行音樂的戰場如何遞變,文夏只有一個態度:「我堅持自己的路線!」 音緣際會 與後輩成忘年之交 外境一再變動,文夏心境不動如山,把所有的動能用在尋找生活樂趣及創作、演出音樂之中。過去文夏以驚人的創作量和巡演活力,奠下名聲和歷史地位;而今,令人驚嘆的是,他以八十六歲之齡,還在作曲、演唱、發片、和年輕音樂人玩音樂、吃美食、熬夜看世足……精力不亞於三、四十歲的壯年人;文夏是如何辦到的? 「常和年輕人在一起」,也許正是文夏長保青春的秘訣。多位從小聽文夏的歌長大、或是出道後開始翻唱文夏經典作品的音樂人與歌手,這些年來,和文夏「音」緣際會之後,紛紛和他成了忘年之交,平時常在一起吃飯、練歌、情感親如師徒、兄弟。 文夏一以貫之、七十年來持續從事音樂工作的典範,使他成為這些年輕音樂人的偶像。歌手陳昇等人,甚至以「文家班」自居,形成一個傳唱文夏作品的小團體。 推出合輯 不老歌王走進當代 六月二十六日的晚上,這群號稱「文家班」的音樂人,包括金曲歌王歌后陳昇、陳明章、李婭莎、荒山亮、「五月天」怪獸、董事長樂團、施文彬、康康、四分衛、卓文萱等人將齊聚一堂,在台北華山的「Legacy Taipei」音樂展演空間,共同舉辦「心所愛的文夏yuan原音再獻」演唱會,重新演繹文夏的經典歌曲、向這位國寶老前輩致敬。 這場演唱會同時也是《心所愛的文夏》音樂合輯首賣會,這張合輯堪稱是今年台灣流行樂界的亮點之作,其中陳昇特地到國外錄製大型弦樂組的聲音;音樂人林強則捐出他所製作的〈文夏的桃花鄉〉版稅;許景淳聽到消息後,主動到錄音室唱和聲,而「五月天」阿信則在世界巡迴演唱會中抽空,參與合輯裡〈媽媽請你也保重〉的合唱,〈飄浪之女〉作詞人許丙丁亦將版權贊助給合輯使用,共襄盛舉。 《心所愛的文夏》合輯除了保留文夏的原創味道,透過各歌手的重新演繹,多了搖滾、嘻哈、電音、爵士及民謠元素,讓這些經典歌曲貼近現代的脈動和趣味。隨著這張合輯的推出,也宣示著不老歌王文夏真正走進當代。 慈母、故土 思念寫成歌 也許正因為「天之驕子」的命運,文夏一生都活在光環和掌聲中,也讓他活得愈久愈元氣,愈老愈自信。 文夏本名王瑞河,出生於台南一個篤信基督教的富裕家庭,父親經營「文化布行」,母親開設「文化洋裁店」。他自小跟著父母上教會,六歲時加入台南聖教會唱詩班,展露出歌唱天賦。 小學畢業後,因當時台灣沒有專門的音樂學校,且受到旅居日本的叔叔鼓勵,文夏當起「小留學生」到東京就學,拜師學習聲樂、作曲和鋼琴、吉他的彈奏。當時他所學的聲樂技巧,是來自被視為最高水準的義大利歌劇和英文歌曲。 春風少年 返台與同好組樂團 台灣光復後,文夏返台就讀台南高級商業學校,但他志不在商科,而是熱衷於在校內自組樂團。文夏找到同好,組了一個「夏威夷音樂隊」,特別喜歡演奏世界名曲與夏威夷曲調。假日裡,文夏與樂隊其他成員,分乘幾艘小船,在台南運河彈奏音樂,浪漫瀟灑的模樣,可謂十足的春風少年兄。 當時總部設在台南的「亞洲唱片」邀請文夏灌錄唱片,為此文夏為自己取了「文夏」這個藝名;他說:「父母的店號都叫『文化』,小時候,大家都叫我『文化仔』。文化與文夏的日本讀音相同,所以我就以文夏之名出道。」 早期文夏除了自創歌曲,也整理了很多日本樂曲及台灣作曲家在日據時期的創作。他將這些曲子重新編排、翻唱,成就了至今仍深受喜愛的〈媽媽請你也保重〉、〈黃昏的故鄉〉、〈彼個小姑娘〉、〈星星知我心〉等歌曲。細數文夏出道以來主唱及配唱的歌曲,竟有將近一千兩百首,產量非常驚人。 主演電影 引起大批戲迷追逐 一九五、六○年代,隨著台語電影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台語流行歌的盛行,當時幾位當紅的台語歌手都成了台語電影主角,文夏也搭上這波潮流,共主演了十一部電影,更開啟了主角「隨片登台」的風氣,文夏開著敞篷車,戴著他自組的「文夏四姐妹」樂團,全台巡演十一圈,曾造成被大批戲迷追逐、把戲院內厚重鐵門擠歪的盛況,那是這一代「粉絲」也難望其項背的追星熱。 然而時勢潮流的翻湧總是起伏難論,電視興起後,隨著新聞局規定「一天只能播放兩首台語歌」的情勢,台語歌曲急速萎縮,許多台語歌的創作者不是轉業就是出走。文夏在失落之餘,帶著太太文香到日本及東南亞發展。文夏說:「不能在台灣土地上唱台灣的歌,是我這輩子最痛苦的事!」在日本演出時,對著台下聽不懂台語的人唱台語歌,文夏的心情十分索然。 文夏說,他一輩子寫了不少跟「母親」及「故鄉」有關的歌,正是因為他從小離家,心中常思念慈母,以及後來顛沛流離,在異國思念故土的經歷。 回首過往煙塵,而今文夏心中無嗔無喜,俱已淡然。這些年來他安居在台北大橋頭,最常過的日子,就是晨起後外出散步,逛西門町、誠品書店;他極愛看電影,幾乎看過每一部院線片;高中時當過乒乓球及游泳校隊的他,現在仍會健走,在家時最愛收看體育頻道,過著隨心所欲的愉快日子。 問他關不關心台語歌曲的傳承問題?文夏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強,創作,是不必教也不能教的事。他個人倒是隨身帶著他作品的卡拉OK版CD,遇到有緣人就相贈結緣。文夏說:「到網路上去聽,我的歌上面都有啦!」 妻子文香 同甘共苦半世紀 文夏豐富多面、高低轉折的音樂歷程,是台灣台語流行音樂史上最代表性的一條縱深;然而細觀他的生命史,也有一條刻畫超過半世紀、密不可分的縱軸,就是他的妻子文香。 文香是文夏所組的少女樂團「文夏四姐妹」團員之一,也是文夏第一代女弟子。七歲那年,她就住進文夏的家,接受老師的教導和培訓,和老師的家人一起生活,與老師一起同台演出。文夏熱中於演藝事業,年過四十還未結婚,眾人催他結婚時,眼前最適合的人選,就是這位和他情如父女、兄妹的女弟子了。 十七歲那年嫁給長她二十五歲的文夏後,按照大女兒文姬的說法,文香是在文夏「非常、非常」包容的愛與關照下生活的;而文香也日日跟隨在文夏身邊,同甘共苦、同舞同歌,文香說:「結婚四十五年了,我們的感情除了是師徒、夫妻,更是手足、父女、好友,這些愛加起來,是一般拍檔的好幾倍了,怎不令人珍惜呢!」 雖常被人欣羡「呷幼齒」(娶嫩妻之意),但向來自信滿滿的文夏,氣定神閒地說:「她嫁給我才是占到便宜,你看和我同期在唱歌的人,而今只有我還在,嫁給我,是她最好的選擇。」 文夏篤信基督教,至今維持著時時祈禱、每周作禮拜的作息。他認為,透過神助,他的事業、家庭及創作,才能如此美滿順利。文夏說:「我的作品裡,常常出現思念親人及故鄉的情感,那都是『愛』。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就是『愛』,我的信仰和我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相關的。」 前一篇文章 罕病立委 楊玉欣 下一篇文章 淡江大學化學系教授 吳嘉麗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品牌教父 施振榮 勇氣源源不絕 壯遊青春創人生傳藝金曲年度最佳演員 小咪渾身形容詞 演出峰回路轉人生台灣版畫之父 廖修平 刻畫寶島風情 傳承藝道薪火音樂家李哲藝 勤耕樂音福田 撥動聽者心弦雙金影后 楊貴媚 處世貫徹善與愛 傳承戲骨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