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急診醫學會祕書長陳健驊昨天提醒,許多人以為心臟病好發秋冬季節,但包括心臟不適、心律不整的風險,一年四季都會發生,特別在夏天,有人放鬆大喝啤酒、或熱浪來襲,都會造成心臟不適,甚至有死亡風險。
國泰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陳健驊強調,公共場所應裝設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國人也要具備CPR+AED的急救技能,才能隨時應變突發狀況,掌握急救黃金五分鐘,幫助身旁每個人。
三十出頭、於民間企業擔任「廠護」的黃俞臻護理師,去年九月不顧有孕在身,提著AED從七樓辦公室飛奔至一樓施工現場,給予突然昏倒在地,停止心跳的工程施工人員CPR+AED緊急救護,救回一命,被同事尊稱為救「心」女英雄。
身為新手媽媽的黃俞臻昨日現身說法,她慶幸之前除了護理師基本急救訓練外,也曾至新北市急救照護協會進行急救訓練,才能熟悉急救過程,遇上緊急事件時,得以從容不迫地應對。
衛福部指出,去年七月至今年二月,共有九起公共場所使用AED施救案例,其中七例患者成功獲救。美國心臟協會根據研究也指出,突發性心跳停止而倒下的患者,只要一分鐘內以CPR+AED搶救,患者存活率高達九成,顯見公共場所廣泛設置AED與普及CPR+AED急救訓練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