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幾處小小的藝文空間重新整建開放,雖只座落在台北市一隅,但是散發出來的氛圍,卻讓台北市增添了幾許文藝氣息和思古幽情。若加上先前完成的名人宅邸,台北市已經形成一個具有藝文特色的文化觀光區;不但台北市民享有小確幸的空間,也是觀光客暫時歇腳的心靈角落。
座落在同安街的「紀州庵文學森林」最近整建完成,是一個以文學為主題的藝文空間,始建於一九一七年的平松家族,是一座結合庭園建築與河濱景觀的餐廳,吸引許多文人雅士。光復後成為省政府員工宿舍,作家王文興就是在這裡成長,其作品《家變》正是在這裡完成的,重建之後成為市定古蹟。
座落在雲和街的「梁實秋故居」最近開幕,始建於一九三三年,最初是台北高等學校英語教授富田義介的宿舍;光復後成為師範大學教職員宿舍,梁實秋在一九五二年入住,這裡有許多梁實秋的文物。台師大重新整理後將逐步展出,在屋外打造了「雅舍小徑」。台師大打算將此故居委外經營,結合文創商品,吸引對藝文喜好的觀光客。
台北市文化局也整理了幾處名人故居,北投區的梅庭是前監察院長于右任的別館,已訂為市定古蹟,室內展出他的書法作品。隔壁是北投公園溫泉「千禧湯」,對面是防空壕公園,這一區域就具有豐富的歷史元素。同樣座落在北投區的還有張學良故居「禪園」,可惜市府文化局沒有規畫,目前由私人經營餐廳,少帥的丰采淹沒在一棟日式建築的空殼中。
北投區還有一處規畫較早的名人故居,是畫家張大千的摩耶精舍,目前由故宮負責經營,除了還原張大千住居,沒有任何的商業氣息,參觀要先登記,算是比較上軌道的管理模式。
台北市還有一些政治人物的故居甚受大陸觀光客的青睞,最夯的是前總統蔣介石的士林官邸,陽明山上的陽明書屋內有中興賓館,是蔣介石接見外賓和夏日避暑的居所。現由陽明山國家公園負責管理,是一處兼具自然與人文歷史的景觀。另一位前總統嚴家淦的故居也已被指定為國定古蹟,是一棟結合和式和維多利亞式的建築,日前已修復,交由民間經營。
環繞著永康街、青田街、龍泉街的巷弄間,還有許多民間經營的文化舊宅,被視為台北市最有特色的藝文區。其中紫藤廬、冶堂、青田七六都已在國際間闖出了名號;觀光局為了推廣深度旅遊,將此區規畫為光點計畫,為大陸、香港、新加坡的遊客所樂遊。
文化藝術是吸引觀光客的景點,也會讓其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可惜台北市並沒有做完整的規畫,或經營,或自營,成效不一。還有許多名人故居沒有開發,如閻錫山在陽明山故居已指定為古蹟,還在整理中。
其他縣市也有一些名人故居或昔日藝文聚會的場所,等待整理還原。這不僅是對前人精神的緬懷,也是重要的觀光資源。在文化古蹟的保存之外,賦予古蹟新的意義,值得政府全面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