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是夏天的第三個節氣,太陽過黃經七十五度。此時稻子已經結實成「種」,而吐穗結實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芒」,故名「芒種」。
作品/蕭任能
文字/郭書宏
「芒種」是夏天的第三個節氣,太陽過黃經七十五度。此時稻子已經結實成「種」,而吐穗結實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芒」,故名「芒種」。
這個典型的夏季節氣,預告人們氣候要開始轉為炎熱,因此禦寒的衣服、棉被可以收起來了;而原本細雨綿綿的梅雨季,也將逐漸被夏日常見的午後雷陣雨取代。
芒種是夏秋農作物種植與收割的關鍵節令,農民進入忙碌期,所以有人也將芒種取諧音為「忙種」,象徵農夫的辛勤。而芒種前後,夏季當令水果盡出,西瓜、芒果、鳳梨、荔枝等香甜多汁水果陸續上市,有句農諺:「芒種夏至,檨仔(芒果)落蒂」,指的是台灣南部的芒果,在芒種後採收上市。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是這個時節裡最重要的節日,依照傳統習俗,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在門口插艾草、做香包,各地也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圖中芒種節氣小童也不免應景划起龍舟,歡喜過端陽。
(本系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