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詩話 】鑄字煉句苦吟僧賈 島

吳東權 |2014.06.05
1684觀看次
字級

文/吳東權

賈島(七七九---八四三),字浪仙,曾經出家為僧,法號無本,喜歡吟詩,吟詩時搜腸絞腦,費盡心血,也正由於他苦吟成癖,才會碰上了韓愈。史載他有一天騎在驢上吟得「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這兩句詩,但是其中「推」字想改為「敲」字,推呀敲呀,拿不定主意,不小心衝撞了京兆尹韓愈的車隊,衛士抓住他問罪,韓愈不但原諒了他,而且告訴他還是用「敲」字比較好,從此,他們成了布衣之交,賈島執弟子禮,並還俗考功名。

當時賈島巳經四十多歲了,雖受韓愈推薦,詩名頗盛,但是第一次參加進士考試?落榜了,直到長慶二年(八二二年)才中舉,然而只當上小官長江主簿,過了幾年,調做普州司參倉軍,六十四歲逝世時,只剩下一隻病老驢、一張破琴。。

賈島畢生坎坷,以苦吟度日,寫出來的詩,自然不會有壯志恢宏的語氣,也不會有歡樂亢奮的筆觸,所以後人說他的詩「枯瘦」而不豐盈,他自謂「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又吟「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他的生活艱苦,難免流露在詩句之中,如吟「鬢邊雖有絲,不堪織寒衣。」這兩句原是形容自己的拮据,卻被歐陽修譏笑為「就令織得,又能幾何?」因此後人把他與孟郊並稱為「郊寒島瘦」。

其實,賈島的詩,由於苦心推敲,所以遣詞押韻,都特別考究,真可說是一字一淚,為了吟妥「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這兩句詩,他絞盡了腦汁;又如〈尋隱者不遇〉一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簡簡單單二十個字,道盡了人、事、情、景、問話和答語,構成一幅畫圖,其用字之精闢、謀句之嚴謹、運詞之順暢,是罕見之佳構,難怪其五言詩的造詣,在中國詩史上,確實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有些詩句,被他千錘百煉之後,反而顯得相當突兀,如「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寫留行道影,焚卻坐禪身」、「波島忽已暮,海雨寒濛濛」等,都是非常怪異的造句,他的才華,唯有韓愈欣賞有加,有詩云:「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頓覺閒。天恐文章中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可見韓愈對賈島的推崇。

一般詩家很難得在詩中用第一人稱的口氣,唯獨賈島例外, 常常用「吾」、「我」二字,突顯作者本身的存在:〈寄友人〉:「我常倦投林,君亦知此衿」;〈望山〉:「誰家最好山,我願為其鄰」;〈雙魚謠〉:「天河墮雙舫、飛我庭中央」;〈秋夜仰懷〉:「南山昨夜雨,為我寫清規」。我、我、我,很多我嵌在詩句中,舉不勝舉。

賈島出家(法號無本)是「賈(假)無本」,可是在其詩句中,卻是「真有我」,也算是一個怪人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