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嘉敏
我身邊的同事朋友中,有不少男女朋友由於彼此的信仰不同,而經常起衝突,為親密關係帶來不少變數。
有位女性朋友是基督徒,而她的男朋友則信奉道教。每逢星期天,她便希望男友可以陪她上教堂,經過她一番努力苦心說服之後,男友終於願意上教堂了!可是,男友的媽媽卻很不高興,認為她還沒過門,就開始對兒子洗腦,因此,對她相當不諒解。於是男友的媽媽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經常藉口家中要拜拜,要我的朋友過去幫忙,順便拿香祭拜祖先。
朋友剛開始無法接受未來婆婆的要求,便要男友代為溝通,男友因此陷入裡外不是人的窘境。最後,她因不忍心看男友承受兩難的痛苦,於是答應幫忙處理拜拜事宜,但絕不拿香。在朋友為愛的配合下,終於獲得未來婆婆的肯定與體諒,不再逼她拿香。
朋友的故事,讓我想到宗教在兩人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我想在男女關係中,首先要對自己誠實,有哪些是自己能接受或不能接受的部分?如果宗教信仰不同,是否能更客觀及彈性地看待?或者只要對方能展現出自己認為重要的宗教精神,如寬恕、仁愛及友善等,就不一定要求對方一定要和自己擁有相同的信仰。
其實,每個人都具有美麗的靈魂,所以,別強迫對方去改變信仰,來符合自己的期待,只要能夠和自己共享宗教信念,都可以使親密關係產生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