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焦慮 輕者憂愁重者憂鬱

陳玲芳 |2014.05.28
1441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根據眼科門診觀察,「老花眼」被公認為最讓人焦慮的老化現像。近八成民眾覺得老花比其他老化症狀(如皺紋、白髮等)更令人焦慮不安,約六成民眾不願意承認有老花,近兩成民眾覺得一旦罹患老花,代表進入「中老年期」而拒絕治療。

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表示,造成老花焦慮前三名原因,依序為:看不清手機;開會時投影螢幕與寫字筆記間的遠近視力調節不易;上餐廳看不清菜單或看不清楚化妝品的細小說明文字。這些無法自我掌控的感覺,會導致挫折感加深、覺得自己老而無用,輕者焦慮憂愁,重者引發憂鬱或躁鬱。

四十六歲陳先生,隨公司拓展,懷抱雄心壯志前進中國,不料工作壓力遠超過預期,加上離鄉背井,生活愈發艱難,再加上「老花眼」造成的視力減退,讓他對人生失去信心、脾氣變得暴躁,躁鬱、憂鬱同時上身。五十四歲陳小姐,也面臨類似困擾,老花讓她生活處處不便,未適時矯正的結果,眼睛容易覺得痠痛脹痛,甚至時常引發偏頭痛,情緒變得焦躁不安。

林丕容說,老花的形成主因為年紀漸長,水晶體開始變硬,彈性也會變差,造成調節視線遠近的能力變弱,這是自然的生理老化現象。但長時間使用3C、閱讀,會讓睫狀肌持續處在緊繃的狀態,久了就會造成睫狀肌過勞、彈性疲乏,形成老花。近年來3C商品流行,影響視力健康甚巨,老花眼有「年輕化」趨勢,三十多歲求診的患者,比例大幅提升。

林丕容指出,老花的矯正方式包括眼鏡、隱形眼鏡,以及飛秒無刀雷射。他提醒,雷射手術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有嚴重乾眼症、糖尿病、關節炎或免疫系統失調的患者,需先告知醫師,並接受專業眼科的視力檢查、諮詢與模擬試戴,依照個人體質與用眼習慣調整治療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