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夏天到了,又是嚴防登革熱的季節。一篇發表在《細胞》雜誌的研究指出,蚊子偵測人類主要靠二氧化碳濃度,若將蚊子基因序列改變,讓它喪失這種能力,或許能避免登革熱傳染。
台大昆蟲系教授徐爾烈表示,能找到蚊子體內偵測二氧化碳基因為重大成就,但這類基因被改變的蚊子,在自然環境中的生存競爭力會下降,即使可運用其他諸如溫度等要素搜尋到宿主,在演化中仍會被淘汰,要運用在防治工作,仍有一段距離。
徐爾烈說,蚊子透過二氧化碳濃度辨別方向,飛到近處後則是體味為選擇,而溫度在攝氏三十到三十七度的人,也對蚊子較有吸引力,所以體內呼出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人比較容易吸引蚊子,例如剛運動完的人,容易出汗;常擦香水的人體味較重;體溫較高的孕婦或小孩等,都常是蚊子攻擊的對象。
另外,大部分的蚊子夜晚活動,如熱帶家蚊、虐蚊等,這種蚊子有趨光性,晚上捕蚊燈捕捉到的多是這種蚊子,而傳播登革熱的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等為白天活動的蚊子,喜歡靠近深色動物,如牛、豬等,或穿著深色衣服的人類,所以白天、夜晚都要小心防蚊。
徐爾烈強調,最好的驅蚊方式就是去除蚊子的生存條件「水」,做好居家環境清潔,不積水,容器中的水保持清潔衛生,蚊子就不易孳生。
天然樟腦、薄荷的驅蚊效果短暫,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至少可達三小時以上的避蚊效果,但防蚊液不可直接噴在臉上、皮膚黏膜處、傷口部位,應在手上搓揉後,再均勻抹到四肢、臉部,若有流汗或沾水時,就要隨時補擦。
而近期發現尤加利樹葉萃取的檸檬桉精油,至少可防蚊兩小時以上,為天然防蚊液的新選擇。
國泰總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澤源提醒,蚊子容易飛往二氧化碳濃度高及溫度較高處,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民眾,特別要小心防蚊,避免穿鮮豔衣物,以免招蚊蟲叮咬,引發嚴重過敏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