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台大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昨天公布最新統計分析發現,從近十年高職與大專生畢業領域來看,資訊、商管、電子電機等類科因就讀人數縮減,恐面臨人才不足問題;而餐旅、設計等科系則可能出現人才過剩危機。研究團隊建議政府相關單位,應建構一套「學用資料庫系統」,針對人才培育進行長期觀察與規畫。
台大政法中心「適性分流學制計畫」主持人王立昇表示,團隊彙整教育部及勞動部從九十二年到一○一年的統計資料,分析近十年高職生、大學、專科畢業生,發現高職畢業人數中,以電機和電子、家政、機械和動力機械等類科減少最多,而餐旅、外語、設計等類科人數則相對增加。
其中,又以餐旅類科成長明顯,十幾年來畢業人數從五千多人擴增到近兩萬兩千人,因畢業人數大於產業需求數,平均薪資約僅28K。而資訊類科、專科電算機學門畢業人數從九十二年的兩萬五千九百五十二人減少到一○一年的一萬四千九百零二人,減幅高達四成三,但同時期的產業人數則增幅近四成。
在大專方面,過去十年畢業人數成長最多的學門是設計、民生及社會服務,而工程、商業及管理、電算機等學門畢業人數有減少趨勢。整體來看,大專與高職在餐旅、民生領域的畢業人數都大幅增加,資訊與商管類科則人才不足,供需失衡的狀況值得相關部門關注。
技職再造 產學合作
「政府應集結教育部、勞動部、國發會、經濟部等單位建立跨部會學用資料庫系統,做好人才培育機制控管。」王立昇表示,隨著時代改變,各產業人才需求也有所變化,為掌握產業脈動、了解人才需求走向,當務之急是儘快建立「學用資料庫系統」,讓人才培育達到供需平衡。
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指出,如何避免人才供需失衡一直是北科大關注面向,而教育部技職司也與技職校院攜手推動技職再造計畫,將以四年方式陸續投入五十億經費改善機械與電子電機學門、強化人才就業競爭力,同時也會從高職設科、招收人數進行控管,避免人才培育出現供過於求。
對此,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臺表示,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產學合作,透過修法機制引進有經驗的業師到校授課,就是希望能提升學生實務能力,強化產業界與學校的人才媒合機制,讓畢業生進入社會後能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