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寧
可能是受母親的影響,從小我就喜歡吃甜食。
一直不太碰葷食的媽媽,有兩樣東西是她的最愛;一是油炸物,二是甜食。尤其是後者,她不但常吃,且吃的甜度也比別人來得高。像喝咖啡,一般人一杯咖啡頂多放兩匙糖,媽媽卻總要放上三匙;吃水果,也永遠只吃甜度最高的種類。所以,遇到有人詢問媽媽的養生之道時,我都會告訴人家:我媽除了不吃葷食外,其他的食物都不太養生!
但是,不養生又如何?好歹媽媽今年也過九十了。而且身體狀況良好、頭腦清楚。
說這些倒也不是用此證明甜食是個好東西,而是人生苦短,沒有甜點相伴,豈不太無趣?
至於我喜歡哪些甜點呢?可也不一定;近自居住地台中的甜點,遠至日本、歐洲的甜食,都各有所愛。
小時候,我最愛八寶飯、千層糕這類中式點心;也愛廣式飲茶店裡的馬拉糕、豆沙球;一家老江浙館的玫瑰包子也是我喜歡的東西。另外,台中的名產太陽餅我也常買。西式的蛋糕、點心,我更完全沒有抵抗力。
高中時,因為愛吃蛋糕,我還學著自已做蛋糕。第一次試做,打蛋白就打得我手軟,偏偏蛋糕沒發好,做得一點都不膨鬆。當時,剛好有個爸爸的學生到家裡來玩,我興沖沖地把成品拿出來請客,他嘗了一口後一本正經地下了個結論:「哇,現在已經有人造石頭了哦!」從那以後,我就決定只買不做了。
開始吃素後,我依舊愛吃甜點,但選擇性就比較少了,像一些中式點心,因為多半放了豬油,只好不碰。
幸好,市面上的西式點心愈來愈多,彌補了我不能吃中式點心的不足。
知道我愛吃,女兒每回從巴黎回來,都會帶一些國內少見的甜點或糖果。像一種裹有糖分的希臘軟糖,每次她帶,朋友們都會問:「這麼甜,妳媽會喜歡嗎?」答案是我真的喜歡。
另一種裹糖的栗子,也是我很愛的法國甜點。這種要價不貲的點心,甜度雖高,卻又香又可口,十分適合配茶享用。可惜它只有在耶誕節前推出,平時沒得買。
也因為家人多半喜歡甜食,所以每聽到有人說:「這個點心很好吃,一點都不甜。」我家人就會暗自嘀咕:不甜怎麼會好吃!
是啊,來一塊甜點,再搭配一杯咖啡或茶,人生多麼美好!(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