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厲害 小學生用生命助人

李祖翔 |2014.05.18
3431觀看次
字級
彰化田頭國小五年級生拿下「愛的魔法盒──小學生公益行善大行動」第一名三萬元獎金,孩子興奮不已,也讓主辦單位期待改變世界的可能性,評審之一的紀錄片導演傅博文甚至說:「你們就像漫畫《航海王》中的魯夫,犧牲自己的時間,勇敢的用生命去助人。」圖/瑪利亞社福基金會
小學生公益大行動,田頭國小種菜分弱勢,脫穎而出。圖/瑪利亞社福基金會
「愛的魔法盒──小學生公益行善大行動」代言人之一的沈芯菱,頒獎當天high翻八百名小學生,因為她從孩子的課本中走出來了!有孩子興奮的說:「沒想到會親眼看到沈芯菱姐姐。」圖/瑪利亞社福基金會
瑪利亞執行長陳美鈴 圖/瑪利亞社福基金會

專題報導/記者李祖翔

彰化田頭國小五年級生拿下「愛的魔法盒──小學生公益行善大行動」第一名三萬元獎金,孩子興奮不已,也讓主辦單位期待改變世界的可能性,評審之一的紀錄片導演傅博文甚至說:「你們就像漫畫《航海王》中的魯夫,犧牲自己的時間,勇敢的用生命去助人。」

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發起的這項公益活動,是要推動「愛與分享的行動」,正巧田頭國小的種菜計畫──發揮服務的精神,種菜再捐給社福團體,很合評審的胃口。

實做方知農夫難為

學生種「服」田,嘗「田」頭,有服務更有福氣!老師說,孩子這件公益行動長達一學期規畫。學生在討論田頭社區的特色時,聯想到務農的父母,卻沒有幾個孩子種過田,於是思考學校種菜的可能性。種田、種菜看似容易,實際行動才知道:很難!

首先,學生要了解這個時節適合種什麼菜,他們回家後立刻詢問父母,除了得到栽種的正確知識外,還拿到種子與菜苗。學生開始在校園鬆土、曬土、種菜苗,下課、放學是他們澆水、照顧的時間。

第一次收成,量都少少的,學生興奮地和菜合影,並討論要把菜送給誰?最後決定給彰化喜樂保育院的身障者,而且自己騎車、大老遠的送去。再次播種時,學生學會如何用落葉堆肥、整地灌溉,也改種高麗菜、大頭菜,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種菜的過程真的很不輕鬆。」老師說,嫩葉總是特別吸引菜蟲,每次看到學生抓著數十隻又肥又綠的菜蟲,老師就知道葉子應該又多了不少洞。連續種了兩次都失敗,菜都不成菜樣。

懂反思比成功重要

「當大家會去發掘原因,進行反思,我覺得那才是最重要的事。」老師笑說,學生覺得要種菜蟲不愛的菜才會活得比較好,因為菜蟲太強大了,辣椒水沒用!同時學生發現,對菜的關心度不夠,種下後沒有每天去照顧……。

當孩子遇到問題,不是由老師解決,他們自發性開啟小組討論,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一邊種、一邊解決、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等鍥而不捨,終於採收成功,讓老師讚嘆:「吃得了苦,苦一陣子;吃不了苦,苦一輩子。」

學生在服務過程中,能曬太陽、勞動、懂得吃苦,是一件很棒的事,老師也體會到,孩子們的心很善良!居然認為種了菜,能夠送給喜樂保育院的大孩子,從沒想過可以從「種菜」這件事上獲得真正的「喜樂」。

沒參與農務的孩子,無法體會父執輩的辛勞,現在田頭國小的孩子將教室前的花圃變成了菜園,熱中體驗農務,課程不再是沒有情感的書本。在他們以公益服務為種田開端後,評審似已預見未來孩子的成長,對以何種方法解決難題、面臨挑戰又抱持何種態度,會有新的認識。

沈芯菱:做好事 感到痛苦就是在進步

「愛的魔法盒──小學生公益行善大行動」代言人之一的沈芯菱,頒獎當天high翻八百名小學生,因為她從孩子的課本中走出來了!有孩子興奮的說:「沒想到會親眼看到沈芯菱姐姐。」

「鼎鼎大名」的沈芯菱,再次讓所有人見識到她的魅力。沈芯菱分享的「媽媽說過的故事」,鼓舞了在公益路途上遇到挫折的人。

「小時,因為家境比較不好,和爸媽在路邊擺攤,有一次爸媽居然放下手邊的生意,去幫一位阿伯賣東西,我轉頭說,你們搞錯了吧?媽媽卻告訴我:『以後爸媽也會老,會希望將來有人這樣幫我們。』」將心比心的想法讓小沈芯菱印象深刻。

個頭不大的她,出生卻重達四公斤,可謂巨嬰。「我那麼大,還胎位不正,讓媽媽痛到想放棄,可是,護士在我媽媽耳邊說了四個字:『痛,就對了!』」原來做好事時所以會痛苦,是因為自己做對了。

沈芯菱說,挫敗意味在成長、在進步,「不痛才奇怪。」沈芯菱坦承自己也曾經想放棄做公益,卻咬牙撐下來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體會到,遇到再大的阻礙都要堅持。

二十四歲的沈芯菱,已投入公益十三年,《讀者文摘》評為「少女公益慈善家」,十三歲即獲獎,隔年又獲傑出資訊青少年楷模,擔任國際兒童人權高峰會大使與台灣青少年高峰會大使,獲全國傑出青年獎章、總統教育獎,二○○八年被認為是台灣十大潛力人物,同年登上《世界年鑑》、《台灣名人錄》,是台灣燈會「時代光廊」百年代表人物,也是十大傑出青年。國小至高中學生的國語、英語、社會及公民課本都有她的故事。

瑪利亞:讓孩子與公益一起成長

還記得這首募款廣告的配樂嗎?「瑪利亞的天使,瑪利亞的天使,讓愛永不止息……不一樣的天使,需要比別人更多愛。」是詩人鍾雲如作詞,民國八十二至八十三年時,為經營困難的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所寫。

瑪利亞以服務心智障礙者起家,如今卻發起了針對小學生做公益的大型活動?看似與心智障礙者的服務沒有關聯,不過執行長陳美鈴笑說:「其實關係密切!因為當孩子將公益融入生活後,更會習慣接納特殊背景的孩子。」

瑪利亞基金會照顧心智障礙者後,愈來愈覺得孩子終究得回歸主流教育體系,因此需要一般同學的接納。所以一開始,基金會讓孩子在母親節製作蛋糕,加上描述接納身障兒繪本的小卡,變成「愛的魔法盒」,走入校園,讓一般孩子認識如何與身障者相處。

被動學習容易焦慮

「但是我們發現,僅僅讓孩子閱讀是不足夠的,要倉促了解特殊孩子,更會引起焦慮。」陳美鈴說,「後來想起,兒時我們不是買過防癆郵票?中生代則對愛盲筆有印象,正是那些公益付出,讓每個人印象深刻,那麼,能不能創造一種公益行動,讓現在的孩子也主動去做,而且深植人心?」這就是小學生公益大行動的發起動機。

如何讓公益行動更有價值,是基金會要思考的。先是對象群,研究發現,小學五年級生比較有規畫和執行力,其次是誘因,基金會給予得獎者表揚的舞台,於是又誕生了「全國大會師」的舉動,並試圖將行動拍成微電影,讓更多學校知道:「小時候做的好事,可以影響人一輩子。」

早期的公益組織都鼓勵小學生省下一些零用,捐款幫助弱勢,但瑪利亞卻一反常態,只因為基金會發現,小學生捐款做公益這種行為,實在太不重要了!孩子應該去規畫他們能力所及的事,「事實證明,這個想法很正確!因為過去的孩子是被動地接受公益訊息,現在則是主動走進非營利組織、了解弱勢。」

讓孩子去改變社會

小學生做公益的影響層面相當廣泛,頒獎時,基金會工作人員能感受到學校投入的程度,「陣容龐大」,老師支持而帶隊報名、參加的數量,令陳美鈴訝異,最特別的是,各地小學的公益行動、性質完全不同,「可見孩子和老師對公益很有自己的想法。」

陳美鈴說,瑪利亞的企圖心不小,希望送出的魔法盒達到十萬個,相當國小五年級生的半數(全台小學生一個年級約十八萬人),讓台灣半數以上的小朋友,可以跟公益行動一起長大,形成一股改變社會的力量,屆時公益會變成成長必經的公民課、民主課。只是免費的提供魔法盒、表揚公益小行動家,很缺經費,發展還須慢慢來。

弱勢小學生行公益 不輸台大生

今年「小學生公益行善大行動」在新店圓頂劇場舉行,當時主辦單位之一的全聯佩樺基金會董事張宜君說,看到去年許多獲獎班級將獎金再次投入做公益,覺得孩子沒有增加買零食的費用,讓人不捨,因此將獎金大幅提高,也期盼大眾看到偏鄉孩子充滿能量的行動力。然而,每年瑪利亞基金會和老師總要安慰孩子,能否見報不是最重要的事,一如今年,許多故事都被媒體冷落。

前六強隊伍的新北市永吉國小的行動就很值得被傳揚,學生募集了校內外一百張用良心話串成的良心樹,希望用愛的能量布滿社區,在行動前,孩子放假不去海邊玩,而去淨灘、清掃街道、拔草,平時不忘資助衣索匹亞女童,因為他們覺得公益是一種生活態度。

嘉義社口國小位處偏鄉,資源匱乏,孩子卻不忍柬埔寨兒童無法接受教育,教室沒有課桌椅,一半以上的人沒教科書,所以學生期盼所有小朋友都跟他們一樣快樂的讀書,豐厚的獎學金也加碼送去。導師蕭惠云說,小朋友是看到台大學生揹書送愛到柬埔寨的新聞,興起想跟他們一樣的念頭。社口國小和台灣大學,在做一樣的事!

南投水里國小也吸引人,他們耶誕前夕不吃大餐、不放煙火,冒雨在集集車站義賣師生一起製作的餅乾,最小的義工還沒上幼稚園,當一對老夫妻買下第一包餅乾時,小朋友開心得跟他們合影。頒獎當天,老師為達鼓勵目的,還不惜誇下海口,如果畢業前,多數學生捐髮給癌友,他將男扮女裝,娛樂大家。現場,更發動孩子送餅乾,把公益行動帶到台北,讓評審身歷其境,感受孩子的善。

愛的魔法盒

愛的魔法盒是生命教育材料包,搭配母親節,讓學校班級免費申請,內附純鮮奶手作餅乾、軟質牛奶巧克力、造型糖果、感恩卡、裝飾紙卡和學習單,鼓勵學生設計「愛的魔法餅乾」,並寫下想給媽媽的一句話。今年有280所學校、6萬小學生申請,詳情可上官網查詢:www.maria.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