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失業 step1 為社會創造價值 李祖翔 |2014.05.25 語音朗讀 19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學生深入部落與自救會族人討論募款方式。部落故事 馬賽克藝術家學生集結各系人才,讓知識不再與實務不合。陽光蛋糕圖/台灣大學創意創業學程學生會提供 研究特異功能的校長都想幫助其飛翔。圖/台灣大學創意創業學程學生會提供 美味到連教授都想自拍的公益天使蛋糕。圖/台灣大學創意創業學程學生會提供 部落故事 信仰力量圖/台灣大學創意創業學程學生會提供 部落故事 哈告與婉柔圖/台灣大學創意創業學程學生會提供 專題報導/記者李祖翔 圖/台灣大學創意創業學程學生會提供 「為社會也為個人創造價值」的觀念,與仰賴商業手法解決社會或弱勢問題的「社會企業」不謀而合,最近,學程學生會長侯朝元等人,就嘗試自組社會企業,幫助十一年來募款重建家園卻不如預期的部落居民,讓做公益這件事,不只獨厚大企業家,市井小民也辦得到!成員更獲得創業實務的寶貴經驗,興奮表示:對未來幫助很大。 傻勁和專業就是力量 一九九六年賀伯颱風襲台,造成哈凱部落淹沒於沙土中,村民等待政府興建新村落,期間暫居組合屋中,未料一住就是十一年。在侯朝元等人學齡前就發生的災害,至今還能讓他們碰上後續的重建問題,實屬「難得」,政府無暇顧及且募款成效不彰,處境令人費解。不過學生認為:「或許我們幫得上忙──用傻勁和專業。」 一九六七年石門水庫興建攔沙壩後,水文改變、河川改道,以致颱風來襲,河川暴漲,沖毀復興鄉山區地基,十多年來,政府給了哈凱部落住民二十一戶統一顏色的鐵皮屋,和永久屋的水泥牆,但希望修建的百分之二十費用及內裝費由村民負擔,無奈村民說,工作不好找、老人無法工作,錢,他們是付不出了──族人漸漸老去,中壯年仰賴砍竹、拔草、噴藥、套甜柿和水蜜桃的臨時工維生。 幫助人是需要錢,學生想到了「義賣」。侯朝元說:「我們設計了一套商業模式,串聯產品、金流、物流的代表企業,形成由群眾募資的通路,達成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目標。」 上網多行銷創意發酵 於是普仁青年關懷基金會以成本價格提供知名糕餅品牌「微熱山丘」原料製作的天使蛋糕給學生──南投假日市集才出現的神秘蛋糕,「玉山銀行」也提供免費線上金流服務,「黑貓宅急便」以優惠運費宅配到府,「AWS雲端服務商」同樣贊助網站伺服器的費用。玉山銀行並承諾目標達成後,再捐十萬元給部落。 這場籌畫許久的公益行動,終於在今年四月二十八日正式上線,接著在台大校園內擺攤,讓大家知道哈凱部落的歷史與人物故事,母親節時,強調送給媽媽有意義的禮物,提供蛋糕預購。然後設立粉絲頁,向內部社群、親朋好友作宣傳。營運穩健後,學生開始在公開場合演講他們從台北到復興鄉,花四小時車程走訪部落的所見所聞。 為了符合時代創意、吸引瀏覽者,他們四處找尋具有影響力的人,和蛋糕合影打廣告,有正妹與蛋糕合影,名為「天使與天使蛋糕」;有地方上的型男教授大力推薦;有寫著美味到連教授都想與之自拍的照片;也有把蛋糕放在前台大校長李嗣涔比大拇指的照片上,表示研究特異功能的校長都想幫助天使蛋糕飛翔;甚至學生自己下海,用紫外套、短褲、艷麗的鞋襪與領帶等創意穿著,手拿蛋糕,體現時尚新品味;廣告詞更通吃所有族群,強調六吋蛋糕,也適合小家庭的午茶時光。 眾志成城的善最美味 侯朝元說,人的串聯能匯聚成可觀的力量,除了學生和一般人的參與,部落參與的角色也不能少,蛋糕禮盒中,都有哈凱族人獨立創作的CD,以及部落藝術家阿邁‧西嵐繪製的明信片。 老師認為,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透過網路,將故事行銷給大眾,套入社會企業概念、不依賴無償捐助,無疑創造了產業的新氣象;而與企業合作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販售兼具競爭力與社會意義的商品,帶給了消費者商品以外的附 加價值。即使化工系出身的侯朝元,將來不走本科,也擁有創業的本領了。 「我們憑著一股傻勁,嘗試各種改變世界的可能。」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用最樂觀的眼光看待台灣,希望用最大的努力使這塊土地變得更好。哈凱部落是彩虹的故鄉,住民在有如大海般的網路上,投下許願瓶,被學生拾起,搭起「弱勢、企業與社會」三方的橋梁,做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生意──學生說,最美味的糕點,是「群眾募資」。 組織各系人才 激發惻隱之心 參與創意創業學程的學生想,若是集合各系長才,採社會企業方式,或許能夠募款成功,於是爭取企業贊助、聯繫媒體、架網站、設計行銷方案、建立臉書粉絲頁,甚至攝影,以隨時更新網站上的故事。學程學生會副會長、台大工商管理學系四年級的郭家佑就進山拍攝兩次。 「即便環境不好,族人總樂觀認為,家沒了無妨,人在就好。」郭家佑說,部落住民很努力地找回昔日的家園,只是用的方式不一樣,例如部落的馬賽克拼貼藝術家阿邁‧西嵐,颱風將他的畫室沖走,他沉寂了好一陣子,為了重建家園四處接案,內心想著:「也許這面牆貼完,部落就有錢蓋房子了。」 風霜依舊 故事動容 讓郭家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當大水來時,揹起小兒麻痺的孩子逃難的奶奶,至今奶奶每天都要下山工作,維持生計。 還有勇敢的哈告和婉柔,與三個可愛女兒一起生活在傾斜最嚴重的房子裡,水泥一補再補,若不勇敢,如何生活得下去?新婚夫妻哈勇和安琪,從小熟識,青梅竹馬,婚後卻沒有新房可住,若非長輩疼惜,讓出房間,才有一點點家的感覺。結縭五十二年的西嵐和撒姬,不離不棄,一起逃難,執意相守。樓信和美花也是部落奇才,懂得在狹小空間內組合、收納,但他們仍不敵老鼠的攻勢。 志堅和玲玲兩夫妻有對可愛的女兒,天氣寒冷時,一家四口擠一張橫放的雙人床,為了容下孩子,爸爸顧不得雙腳懸空。因為意外,半身不遂的保羅,最愛乾淨,每天都拿著掃把打掃小小的組合屋,那是他的堅持……這些是學生眼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讓他們感受強烈的,還有「漢化情形」,認為漢化很深可能源自生存劣勢,不得不如此,由此可見社會資源不均的事實。儘管沒有感到強烈的部落氣息,依舊有著濃濃的家族凝聚力,比如他們會圍在一起唱聖歌、創作國語歌曲,義賣的明信片也跟紋面有關。 而學生不只是助人者、觀察部落文化者,同時也是學習者。郭家佑說,過去的她,不可能與媒體聯繫、不會找企業合作,更不會寫計畫書提案,如今能滿足想做對社會產生影響力的願望,可以把內心所想變真的!「確實在成長喔!」侯朝元也說,這一次他們拜訪了很多人,發現很多人是善良的,願意為弱勢付出,讓他深信:「只要有人,串聯在一起,力量無限大。」 相信學生力量 紀錄最後時光 一位風災後努力重建家園的原民婦女說,部落不少人都和漢人通婚,如何界定原住民和漢人是件困難的事;而看待弱勢議題,只有應不應該幫助,沒有身份上的疑慮。近來受到媒體訪問,為哈凱部落募款建家園的自救會代表戴禮娟,就是一位漢人媳婦。她的挺身而出,在於部落人的「不爭」。 戴禮娟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哈凱部落遭受多次風災重創、失去家園十餘年,族人就算住組合屋,依然認真生活、保持樂觀──日照時間少、環境濕滑、住屋空間小,容易生病、煩悶,所以必須樂觀,但是樂觀不能成為被忽視的理由,她決意帶領族人爭取重建機會。 只是,原住民長期以來被視為弱勢,久而久之,也對自己失去信心。抗爭使工程延宕十年,物價波動超乎想像,經歷六次流標,好不容易有廠商願意承包,九二一賑災基金會也同意捐助,永久屋開始動工。不過完成的僅僅是毛胚,內裝和外觀仍得自己想辦法。 在學生的幫助下,募款漸漸有了著落。侯朝元等學生建立的「彩虹故鄉」粉絲頁就轉載她的一篇文章:「哈凱部落天堂十二坪」,描述鐵皮屋中,一戶十二坪的生活景象。 戴禮娟說:「沒有意外的話,這將是孩子們在組合屋的最後一個寒假。」所以她用攝影機紀錄下部落孩子的天真互動──三歲半的小女孩,把嘴裡含得黏答答的棒棒糖遞給玩耍中被擠到摔倒的小妹,兩歲的小妹哭聲慢慢降低,伸出小小肥肥嫩嫩的手,將棒棒糖放進嘴裡,鼻涕還掛著,小姐姐旋即融入玩耍圈……。 只要學生在六月中旬賣出四千個蛋糕,達到百萬目標,就算完成任務。屆時孩子有希望可以告別三代同堂共擠一層十二坪濕滑小屋的日子。蛋糕資訊與更多部落故事可上官網查詢:http://rainbowhope.tw/。 前一篇文章 足厲害 小學生用生命助人 下一篇文章 好工作環境 互動像家人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歲末一役 公益團體拚了!新年小願望 愛心大眾能滿足林妏憶 以傾聽記錄生命用故事助人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